12月2日,河长制5周年工作集中采访活动一行人来到广东省云浮市,“打卡”太平凤凰湿地公园与集成河芦溪芳甸段。
白鹭栖息地——太平凤凰湿地公园
太平凤凰湿地公园山青水美,引人驻足。
太平凤凰湿地公园位于共成河中段凤凰水闸之上,呈梧桐树状,又与凤凰水闸相邻,正是取“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之意取名。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民间河长告诉记者,原本这里被农民养殖开垦成一眼眼鱼塘和部分水浸田,环境凌乱。经治理,如今园内区域建设有凤栖长廊、凤荷亭、朝阳亭、凤凰来仪阁等多元化功能区域,各有着不同的景观与功能,以满足不同的休闲需要,还栖息着珍贵的白鹭, 游人进入后,仿若置身画卷仙境,在体会充满人文气息的公园景观同时,又沉浸在大自然芬芳气息中,令人心旷神怡。
禅宗文化圣地——芦溪芳甸
芦溪芳甸风景如画,如今是禅宗文化“网红”圣地。其位于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这里的改造工程基于集成河沿线的自然资源开展,成功将芦溪芳甸打造成了包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徒步和自行车游憩、河流保护及生态环境保育等功能,人文文化与生态自然于一体的河道景观生态长廊。
新兴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陈小剑告诉我们,云浮新兴县原是养殖大县,污水主要来源也是养殖污染。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新兴县“忍痛割爱”,大力规范养殖业,为此也曾受到居民的误解和反对。经历了改革阵痛后,这里成了禅宗文化“网红”圣地,治水成果通过带旺旅游业,惠及当地居民,治水工作也得到了理解和欢迎。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1月28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来,云浮市紧紧围绕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总体目标,聚力推进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管护水域岸线等重点任务,全面纵深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市河湖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2017年,云浮市推行河长制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2018、2019年度省对云浮市全面推行河长制考核均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9,2020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排名第7)。云浮市水务局被水利部授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云浮市的治水“成绩单”,一起来看看:
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
一是全面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体系,落实四级河湖长共1108名,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63487人次,河湖长一线巡河实现常态化,河湖长制实现了从“有名有责”到“有效有能”。
二是建立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协调机制,与广西省梧州市和肇庆、阳江、江门、茂名等周边兄弟市河长办签订框架协议,实现全方位跨界流域协作治理,取长补短;市内外同级、上下级联动,与公安、海事等部门签订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制订打击非法采砂属地发现留证报告协同制度;与省水科院签订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智力补充;与地方新闻媒体合作,实现河湖问题专业化暗访、治理全过程跟踪,确保河长制取得实效。
三是持续开展“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自开展“五清”专项行动以来,全市累计清理河流长度7093.14千米,清理水域面积663.25平方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8.23万吨,投入资金4873.87万元。
四是完成全市1013条5574公里河流的矢量化标绘、68条(75段)1531.148公里的河流管理范围划定、61条1671.1公里河流的河道采砂规划,河湖空间管控持续增强。
坚持科学治水,河湖和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近年来,云浮市完成治理河长1354.03公里,完成投资26.92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改,率先拆除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或生态安全的水电站15座,改造水电站4座,正在清拆的电站7座,424宗小水电完成生态流量核定并抓紧推进泄放设施改造,河道防洪能力大幅提高,流域生态明显改善。隐患小水电站的拆除与改造,有效降低了相关河流洪水水位,增强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结合治水垦田,整治后仅罗太盆地就将经常受浸的600多亩荒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保障了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实现鱼类上下游洄游繁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坚持协调共治,河湖水质和流域环境持续改善
西江云浮段水质长年保持Ⅱ类,是省内水质最好的江段之一,水环境质量在全国2050个国考断面中连续3年均是省内排第1名。云浮市5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省考核目标要求。新兴江松云断面水质由2017年劣Ⅴ类改善并稳定到Ⅲ类,达到考核目标要求;罗定江南江口断面水质提升为Ⅱ类,优于省考核目标要求。2021年1-10月,我市西江六都水厂上游、都骑、新兴江松云、罗定江南江口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100%,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其中西江云浮六都水厂上游、都骑,罗定江南江口断面水质均值为Ⅱ类,新兴江松云断面水质均值为Ⅲ类,2021年1-9月在全省排名第6。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养殖和农业污水、港口与船舶污水等源头污染处理和防治工作全面加强。
同时,云浮市还全面完成了不符合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十小”企业整顿工作,实现9个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城市(县城)污水管网123.647公里、镇级污水管网270.08公里、老旧管网改造19.6公里;并对市中心城区的污水管网进行查漏补缺,进水浓度、污水集中处理率明显提升。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19座,全市55个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7621个自然村共6575个自然村污水达到收集要求,农村污水收集率86.27%。完成了1700.92公里河流(湖库)入河排污口排查,全面落实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措施。
在垃圾治理方面,云浮市城市生活垃圾已100%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7.71%。全市共清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3341个,2021年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99.87%。推广应用化肥减量增效、病虫绿色防控,化肥农药施用量已呈逐年递减,已提前实现零增长。86套码头企业岸电设备通过完工验收。
坚持锐意进取,高质量推进描绘河湖绿色发展新画卷
一是坚持河湖治理与碧道建设双向发力,积极谋划推动碧道建设,促进河湖生态提质发展,全力打造成具有云浮特色的“水生态”名片。 云浮市坚持“环山抱水、融湾入珠”,落实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水经济“四个维度”抓统筹,协调一体推进“碧道+绿道+古驿道”建设,分步分批分类,完成碧道建设共110多公里,全力构建“一廊三带、五城八园”碧道格局。
二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重大部署,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圩镇创建三年行动,覆盖全市63个镇(街)镇区范围,并将圩镇碧道建设纳入专项竞赛考核,水质达标作为重要指标,创新分类竞赛机制,以比学赶超促达标提质增效,推动镇村和河湖实现绿色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和河湖健康教育,创新河湖志愿服务,综合运用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全方位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教育,树立河湖管理保护先进典型,曝光涉水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管理保护的良好氛围。全市共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等系列护河志愿活动400多场,参与护河志愿者达12000多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10万小时;开展志愿者队伍培训100场,参与培训志愿者4500多人,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护河志愿服务队伍共122支。目前,云浮市在“i志愿”系统平台上注册的护河志愿者人数达3万多人,占全市志愿者人数的13.3%。
坚持共建共享,积极打造流域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
一是坚决落实粤北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筑牢北部生态屏障,西江云浮境内109公里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全力护好粤港澳大湾区“水缸子”。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现阶段设计方案自我市境内西江干流郁南地心村河段取水,并有较长管线布局在云浮市境内,项目总投资618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惠及湛江、茂名、阳江、云浮4市共1500万受益群众。
二是结合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需要,以及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易受人类活动干扰、水源涵养面临挑战的特点,积极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和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涵养,严格水源地保护,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力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年底前将基本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确保人民群众饮上安全水、放心水。
三是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通过“美丽圩镇”创建三年行动,推动实现乡村碧道镇域全覆盖,将乡村碧道建设成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廊道,融入自然、畅享健康的休闲漫道,助推了镇域经济提质发展,也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