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位于广州的“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诞生地,也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曾经生活的地方。
周恩来的侄孙女、广东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晓瑾出席了开馆仪式,她说:“以前每到纪念日,我们只能去文德楼看看,献上一束花。现在有了旧址纪念馆,仿佛能看到爷爷当年在这里生活的样子,非常感动。”目前,该旧址纪念馆可以接受团体预约参观,游客可以通过“越秀区公共数字文化云”进行预约。
修旧如旧▶▷
力求还原建筑原貌
在广州万福路190号,一栋始建于1922年的骑楼建筑就是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所在地,1926年5月—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在此办公,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地方军事工作机构。
走进旧址纪念馆,一层的地面上几块玻璃罩子下面留存着建筑原本的花式地砖,见证了这栋楼百年的历史。
《星火燎原——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陈列展览》,通过众多珍贵的史料和档案,全面介绍中共两广区委军委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发展历史,盘点了周恩来、聂荣臻等军委成员在广州的革命足迹。
在展览中,参观者能看到一封周恩来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信,这是反映周恩来旅欧归来、准备待命广州的重要历史文献。
在二楼,记者见到了场景复原区。如今的大厅布置了一张长条方桌,周围安排了一圈靠背椅。据专家考证,这里在当年作为会议室使用,军委经常在此议事。参观者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战斗、生活的场景,聂荣臻、黄锦辉、麻植等军委成员的办公、居住场景。
大厅靠马路的一侧,是军委的会客室。当时,周恩来和邓颖超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做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都曾到此拜访周恩来。
旧址一度被改为民居,并且居住密度很大。广州市越秀区将租户合理安置腾迁后,经严密考证、调查,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建筑存续情况良好的部分,如杉木门窗、压花玻璃和原有花砖地面。同时基于对历史的充分尊重,对建筑内部一些在后期经过改造的地方,如部分地面、楼梯等进行了修补、复原处理,力求还原建筑旧貌。
“这栋楼是省级保护单位,并且承载了珍贵的历史。”负责整体设计的广州市美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梁剑说,因此,场景设计同样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依照军委当年驻在此地时的情景进行了场景重现,展现了当年周恩来领导下军委的工作情况和日常生活面貌。
创意呈现▶▷
可多形式体验军事文化
50式士兵野战服、55式空军军官礼服、布拉吉女士军装……三楼的原创临展“爷爷的革命衣橱——建设时期军服主题展”以一名退役老兵的广州家庭为缩影,征集并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0、55、65、74式军服等珍稀展品。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军装的演变历史。
步入四楼,空间开阔的“军粮体验区”也是旧址纪念馆的一大特色。种类繁多的军粮产品都摆放在架子上,游客可以从食物的角度体验军旅文化。同时,在文创商店,不仅可以在服务台领取游戏卡片、破解地下工作者留在店内的暗号,还可以购买精心设计的军事风文创产品和军粮盲盒,品尝军事主题手作甜品。
“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军史、学习国防知识,我们将这里打造为迷你军事博物馆,整体设计以满足参观者沉浸式、立体化、互动性的需求为主,引导参观者走入一个充满理想与信念,见证初心和使命的红色时空。”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说,越秀区积极探讨文物活化利用多样化模式,采用“政府统筹+企业资金+专题博物馆”的创新模式,打造“万福路190号”军事文化文创品牌,通过军委历史展、周恩来居住的民国场景再现、军服主题展、军粮体验区的有机组合,满足各年龄层次观众的精神需求,营造立体化综合体验空间,将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活化为“微型军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