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坐拥47家“国字号”基地!广东外贸这么“转”

2021-08-15 14:00:16 来源:南方+客户端

  日前,商务部发布新一批认定的105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广东共有佛山市顺德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6家新入选,全省总数达47家,占全国累计578家的8%。

  这些区域为何能入选,对广东的外贸转型升级又有何意义?

  珠三角每个市都有国家基地

  有的区域身兼多职

  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有何要求?

  粤评君了解到,该基地的认定主要是为了推动外贸转动力调结构,主要考察指标包括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出口规模和水平、出口转型升级主要进展等。

  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考核一次,并视考核结果做出“考核通过、限期整改、取消命名并摘牌”等相应决定。自2011年商务部公示第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名单以来,全国共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578家。

  此次广东新增的6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都呈现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配套能力强的特点。

  粤评君还发现,这6家基地,或者产品的市场规模较大,比如纺织服装产业;要么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比如电子信息产业。

  这两个领域也是广东外贸的重要支撑。

兵团草湖200万锭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东纯兴30万锭全面投产。图为工作人员在纺织车间作业中。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前者,以惠东女鞋和普宁纺织服装为代表。

  惠州市的惠东县,有制鞋上下游企业5609家,是全球重要的女鞋采购基地之一。2021年上半年全县产鞋4.4亿双,同比增长33%,产值180亿元,同比增长35%。

  而在揭阳普宁市,这里聚集了纺织服装企业近4000家,其中从事内衣生产及关联产业链的总就业人数40多万人,已形成从纺纱、织布、印染、辅料、配件、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庞大产业链配套,是我国内衣产业集群地的重要板块之一。

  电子信息产品作为广东出口的“拳头”产品,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认定中也体现明显。

  在广州市花都区,声频电子产业厚积薄发,产品覆盖智能音箱、无线耳麦、麦克风、舞台灯光、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企业220多家,总产值约211亿元。

  在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以芯片设计为主,材料设备、生产制造和封测产业蓄势发展,2020年,这里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销售额规模跻身全国前十。

  河源高新区则以珠三角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为依托,聚集了一系列完整的智能通讯终端产品产业链条,共有各类电子信息类企业170家,规上企业占比23.5%,2020年实现总产值328.32亿元。

BF2芯片-细滘已经于去年11月量产应用到格兰仕小家电产品中。受访者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地区如果在多个行业门类都表现突出,完全可以“身兼多职”。

  例如,佛山顺德,加上本次新增的机械装备,已拥有4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涵盖家电、家具、五金和装备制造领域。

  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加上此次最新认定的6家基地在内,广东省共有73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中国家级基地47家,省级基地26家。“实现珠三角每个地市至少1家国家基地,全省每个地市至少1家省级基地的目标,基地区域布局更趋均衡。”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找资源、提服务

  助力38万家特色产业企业“出海”

  面对疫情和全球供需不稳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从国家的层面看,对外贸的支持不能像‘撒胡椒面’似的,而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众多区域的专利技术、品牌价值等核心竞争力都不一样,“那么谁的核心竞争力大,谁最有发展潜力,就应该先支持谁。”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伊楠认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经成为培育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载体,可以推动地方外贸创新发展、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广州港南沙港区。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帮助找市场、找资源。

  在惠州惠东县龙源鞋业的车间,500多名员工在3条自动化流水线上赶制订单。童鞋是公司的优势产品,目前已出口到60多个国家跟地区。今年以来订单都不错,海外订单已排到明年5月了。“我们将集中优势聚焦开发高科技应用,借助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争取更大的市场,并在基地的帮助下寻找一些新的尚未被发现的市场。” 龙源鞋业董事长林小虎说。

  其二,提供现代化的生产性服务。

  “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可以享受基地提供的设计、研发、检测、展示、营销、人才培训等各类公共服务,还可以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在河源高新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美晨通讯行政人事总监温志彬说。

  “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产业和贸易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白明说,地方可以根据产业集群情况,建设产业集聚区,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新一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地方产业集中度,增强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1

  来自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广东全省外贸转型基地基地特色产业企业38万多家、规上企业约1.5万家。

  坐拥47家“国字号”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广东如何用好这些“金字招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主任陈万灵认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认定,是“锦上添花”。“建议基地在企业做品牌的艰难爬坡过程中,适当给予补贴。同时,为企业做融资担保,加大进口贴息力度,用高薪、退税等方式留住人才。”

  “希望能进一步加强转型升级所需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郑崖民说,电子电声产业的高端软件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希望在人才引进上,给予基地更多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

  粤评君看来,不管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这些基地的认定、建设,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外贸企业乃至广东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正如国光电器党委书记、副总裁郑崖民所说,只有告别过去的“代加工技术含量低”“落后式生产”“利润薄弱”等标签,才能从最初的依附国际大厂发展成平等互助共赢,在开放的国内国际市场中“站着把钱挣了”。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