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肩扛“千钧担”,仍需不忘初心、敬终如始,一以贯之保持忠诚干净担当,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总动员令。
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肩扛“千钧担”,仍需不忘初心、敬终如始,一以贯之保持忠诚干净担当,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望。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未来。
“十四五”已经开局,铺展蓝图,奋斗正当其时。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县委书记应该如何当好“一线总指挥”,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快地方高质量发展?
在云浮市郁南县委书记梁子财眼中,郁南这块土地“山好水好空气好”。他用一句话描绘了对郁南未来的期待:“生态之都、宜居之城。”
“向东向东再向东”—郁南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大力实施“融湾区”行动是必然选择。郁南的明确思路,是成为“辐射大西南桥头堡,融入大湾区先行地”,打造湾区生态产品供给地和经济发展新腹地。
“我们要始终坚持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定位、主动谋划、蓄势发力,在对接融入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珠三角核心区发展中谋求新突破,打造成为大湾区的‘果盘子’‘水缸子’‘菜篮子’。”梁子财对《南方》杂志记者说。
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打造美丽大花园,实现陆河绿色崛起,则是汕尾市陆河县委书记陈壮勇的期待。
“要努力成为‘双区’宜居新家园、旅游度假区、休闲康养地和美丽大花园。”展望未来,陈壮勇对《南方》杂志记者表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构建“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文化”为一体的绿色发展体系,发展一个绿色的陆河。
怀集,是肇庆北部的山区县,往西北方向过去便是广西贺州。近年来,怀集明确了“湾区西大门、肇庆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我们正努力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怀集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将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肇庆市怀集县委书记黎晓华信心满满地说。
当前,广东正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落细落实“1+1+9”工作部署,确保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县委书记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广东发展全局下找准自己的定位。”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梁道刚对《南方》杂志记者说,“同时,县委书记要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坚决扛起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努力完成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的历史任务。”
放在全省一盘棋下考虑县区的发展未来,谋划美好的蓝图,是“一线总指挥”们带领全县百姓奋斗的方向。
开局关系全局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对于县委书记而言,蓝图已经绘就,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第一步尤为关键。
“双区”引领,将贯穿广东“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全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是县委书记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黎晓华表示,怀集将以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双平台为依托,做强做大食品饮料、金属加工、生物医药“一主两辅”三大产业,发展特色种养业产业,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条,打造大湾区“中央厨房”。
锚定“湾区西大门”的怀集,还重点提出参与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造贯通粤西北地区的物流基地。“怀集要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深化开放互联。”黎晓华说。
在陈壮勇眼里,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实现绿色发展,是推动陆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深化与深圳坪山结对共建,优化营商环境承接“双区”产业外溢转移;完善交通设施配套,接轨城市品质;借鉴深圳改革思维和经验,放活体制机制……陆河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
陆河的底子薄弱,壮大经济规模是当务之急。而产业项目,是发展最大的引擎。
深圳、广州、东莞……陈壮勇带领班子频频到珠三角发达城市拜访乡贤、引进投资。在他心中,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是推动陆河发展的重要抓手。此外,陆河还将继续依托“北上广深”4个招商小组,落实县领导每季度必须外出招商一次、“1+3+X”“店小二服务”等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
位于省界边上的梅州市蕉岭县,则正在下好城乡融合一盘棋。走进蕉岭县蓝坊镇蓝坊村卫生站,新修的建筑宽敞明亮,治疗室、公共卫生服务室、诊断室、药房分得清清楚楚,房间里还摆放着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设备。蕉岭县委书记陈伟明从医疗、教育、交通、产业发展等10个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十个一体化”。其中,统一改造村卫生站就是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未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陈伟明对《南方》杂志记者说。
凝聚发展动力
新征程召唤新的奋斗。迈步新征程,“一线总指挥”要用脚步丈量初心和使命,用奋斗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县委书记要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克难奋进的斗志干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进“十四五”。
作为县委书记,要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所有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需要培育一批能打硬仗的队伍。其中,用人导向和标准,是激励干部的“风向标”。
梁子财介绍,郁南抓好县级和镇级换届工作,重用长期在吃劲岗位和艰苦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对经验丰富、敢闯敢干、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及时通过职级晋升体现对其工作的肯定,同时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干部。
“发展越快,对干部干事的能力要求越高。必须更加重视干部的培养锻炼。”梁子财说。在郁南,对任同一职务5年以上的科级干部,会有计划地进行交流轮岗,增强干部岗位历练。此外,对乡镇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到20%。
在最基层的村(社区),郁南县举办了党员干部培训班。截至目前已举办100余期,培训4500多人次,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能力。
叶挺将军的故乡惠州,一直流传着“铁军精神”。惠城区委书记刘光滨表示,要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推动惠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实施“瘦区强镇”行动的惠城区,抽调了276名干部成立10个重点工作专班,安排175名干部全脱产两年参与镇街基层一线工作,以锻炼干部的能力。
乡村振兴阔步向前的蕉岭,同样将人才工作放在了前头。陈伟明列举了一组数据—近年来,蕉岭选派291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组成97个工作队,到出生地(成长地)“联乡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