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全面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

2021-08-16 19:26:21 来源:南方杂志

7月23日,观众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观看新近增设的“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32个字虽然简短,但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我们要全面深刻系统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传承好、发扬好伟大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回顾建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理论创新、坚守理想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确立是时代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无数仁人志士从此踏上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之路。当时的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的百年历程,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是党的精神谱系之“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并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建党百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源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无论在什么时候,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源泉。

  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这个阶段党践行的初心和肩负的使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解决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质的改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经济,解决人们富起来的问题是共产党克服一切困难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解决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问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伟大使命。

  一百年来,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无数共产党人敢于、勇于和善于担当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我们党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我们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源泉。从毛泽东同志号召“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到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无不体现了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积极作为”的重视。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显著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这些特质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以及无数仁人志士的弘扬和传承,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较量,付出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牺牲史、斗争史。每一次牺牲、每一次斗争都没有将共产党人打倒,他们顽强地站起来,继续投入革命斗争中。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风骨和品格。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上,我们将面临许多难关和挑战,随着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开始设置种种障碍,力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进程,延缓中国的发展速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要继承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特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归宿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位党员加入党组织时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归宿。

  对党忠诚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实践的。新时代对党忠诚首要的就体现在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和首要的纪律,做到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拥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并将党的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是人民,建设江山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奋进的建设时期,还是朝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共产党人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重心。人民是江山,坚持人民是建设江山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其先进性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得到印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反复重申坚持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宣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原则,它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表达,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归旨。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新征程。回望百年历程,展望未来征程,全体中国共产党员要继承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评估及其防范研究”(18BKS038)的阶段性成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