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郁南县从源头上探索解决作风问题,逐步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教育机制、常态化的监督机制、规范化的查处机制和制度化的责任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推动持久纠正“四风”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健全经常性的教育机制。围绕纠正“四风”教育主题,通过召开一次学习动员会、观看一批正反典型专题教育片、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开设一个网上学习专题、开展一系列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等“五个一”教育机制,实现纠正“四风”教育常态化。据统计,目前该县召开专题教育学习会150多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6000多篇,发送廉政手机短信3750人次,通过政府公众信息网“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专栏学习的党员干部达5000多人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勤廉双优先进典型事迹专题片和郁南县2013年“以案说教”警示教育专题片120多场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万多人次。
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机制。该县成立两个明察暗访工作组,通过暗访督查、实地督查、日常监督、效能监察,把常态化明察暗访作为党员干部纠正“四风”的有力措施,对“四风”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监督检查,形成以“查”促“纠”的动态监管机制。在政府公众信息网、电视台等媒体公布“四风”问题举报监督电话,通过信访举报、电话、网络等投诉平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实现“四风”监督全覆盖,增强监督合力。积极探索机关作风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办法,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今年10月,组织服务对象、群众、企业人员,采取民主测评的方式对20个行政执法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同时,该县暗访组开展50多次暗访工作,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监督电话受理群众有效投诉7件,督促125个单位按时在县政府公众网上回复网民投诉咨询283件。
健全规范化的查处机制。利用县征信中心的干部征信管理系统,县纪委与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单位通过互通机制和惩处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干部信息,为干部考核、任用、惩处提供重要依据。出台《郁南县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把作风建设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因作风问题引发重大事故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严肃追究责任。成立4个信访举报问题直查快办小组,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快速反应,严查快办。
健全制度化的保障机制。纠正“四风”工作督查组定期到各镇各单位进行督查,将纠正“四风”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建立敢动真格的抓落实问责机制。深入开展“千干建千村”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出台《郁南县“千干建千村”活动建设生态文明村考核办法(试行)》等办法,结合实际制订了考核细则,考核情况列入干部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至目前止,全县690名现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挂钩联系540条自然村,返乡指导建设工作50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2700多次,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8000多条。同时,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预警、风险防控承诺、风险防控监督管理、风险防控考核、风险防控责任追究、风险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制度机制,用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制度遏制“四风”问题发生。至目前,87个单位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5863个,制订防控措施4404项,党员领导干部签订廉政风险自我防范承诺书8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