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位于新兴县东南部,与开平、恩平接壤,素有“青梅之乡”“凉果王国”和“鱼米之乡”之称,是广东省主要的青梅生产基地和凉果加工基地,也是新兴县四大粮产区之一,是县内富有特色的生态名镇。本期云浮镇(街)亮点行,我们走进太平,一起感受该镇独特的生态环境。
美丽西水 古韵犹存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太平镇西水村看到,该村四面环山,林木葱葱,毗邻象窝山茶场和风车山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优势。近年来,在佛山市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打造了一系列原生态的乡村景点,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据了解,西水村是革命老区村,地处太平镇共成水库的源头,当年是游击队的驻扎地,现在是省级水源保护地。山多地少,土地相对贫瘠,特殊的地理位置虽制约了它的发展,却赋予它优美的自然景色,增添了许多可入画的元素。加之毗邻象窝山茶场和风车山风景区,更具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优势,是自驾游、亲子游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好去处。
经过近3年的扶贫,村里文化、教育、公共卫生、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到该村观光的游客更是络驿不绝,一系列原生态的乡村景点逐渐走进游者的视野。据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村有梦幻梅林、阿凡达森林、古村神韵、梅林古道、幽谷翠溪、梯田秀色、奇石撷趣、退耕还林遗址等景点,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绿色生态茶园 身心放空之地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该镇东南部象窝林场的飞天蚕生态茶园,一大片的绿色茶园非常壮观。近年来,按照镇委、镇政府的发展理念,广东翔顺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茶园打造成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循径探幽、观茶品茗的同时,了解佛教与禅宗的渊源,探寻禅宗文化,感受风景怡人的自然生态景观。
据介绍,目前茶园已投资1.5亿元,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景区内结合环境条件种植了各类奇珍草木,吸引大量游客莅临品茗赏花。项目景区设计为茗香入胜、灵山茶韵、茶乡采风、禅宗之路、层林尽染5个功能区。其中,“茗香入胜”景区,即主入口,占地面积80亩,是禅茶园的前奏、序曲,包括有“壶王迎客”“一味舫”等标志性建筑;“灵山茶韵”为主景区,面积550亩,是禅茶园主要茶叶种植区、观赏区;“茶乡采风”为主游览区,占地面积180亩,是主要的休闲、娱乐空间,包括有别墅区、高尔夫练习场、湿地公园、观景台、茶科中心等景点;“禅宗之路”景区,占地面积30亩,意在让游客在循径探幽、观茶品茗的同时,了解佛教与禅宗的渊源,探寻六祖文化;“层林尽染”景区,占地面积160亩,主要是对园区的生态林进行改造,打造出“层林尽染、美丽山色”的景观效果。
同饮一江水 保护“母亲河”
在共成水库,记者看到,一阵微风吹来,平静的水面上便泛起了碧波。据了解,共成水库建于1958年,处于新兴江南河共成河上游,离县城13公里,集雨面积为78平方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1米,相应库容为3704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为82.66米,相应库容4215万立方米;校核水位85.03米,总库容为4995万立方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74万亩,防洪保护人口13万多,坝后电站装机1900千瓦,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防洪、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据太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共成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灌区范围包括新兴县主要粮产区稔村、太平、东成、六祖、水台等镇。共成水库供水工程从2010年9月起由东干渠取水,水库调节水量为90万立方米,占地30亩,设计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米/日,现实际供水为0.8万立方米/日,供水受益人口约10万,供水区域达4个乡镇(稔村、东成、水台、太平镇部分区域),投入资金5000万元。
生态文明 乡村新貌
走进悦塘村,记者看到村中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后山生态公园、“万里长城”等成为群众农忙之余的活动场所。
悦塘村历史文化悠久,村内古建筑众多。古老大屋是悦塘村人杰地灵的重要标记,彰显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其中以“镬耳屋”为主要代表。在悦塘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建设进程中,“镬耳屋”等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古老大屋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据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具有深厚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自明清科举至今,名人才子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后,累计共有大学生200多人,其中清华大学1人,省级重本大学约30人。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之风,悦塘村重启了由于经费不足而中断几年的奖学重教基金会,但凡考上省级重本的学生均给予5000元的奖励,并对考上大学但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