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记者乘车体验324国道罗定段的改造效果,国道两边的景致迎面而来,排水系统、绿化带、路缘石、示警桩……清晰地映入眼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自国道养护示范路工程开展以来,324国道罗定段的路况和容貌焕然一新。
324国道罗定段示范路起于罗定市与云安区交界处,止于罗定市与岑溪市交界处,全长67.41公里,此次养护示范路创建分东、西两段进行,两路段通过路域整治、完善安全设施、实行绿化等改造,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的70%。
打造绿色走廊,提升公路品味
位于苹塘镇良官村委的324国道路段,两旁的绿化带呈现在眼前。罗定市人大代表、良官村支书李石才十分激动,该路段实施养护示范路建设工程后,道路变得靓丽了,就像一条绿色走廊,这为苹塘镇新农村建设添色不少。据介绍,在罗定东段,国道两旁因地势适宜,开展了大量的绿化工作,目前完成土路肩换填铺植草皮8.5万平方米,种植秋枫710棵、大红花约6000株,一些地段还在路边修筑外墙,防止杂草生长,建设树池和观光小路,使道路变得更加美观。
在围底镇黄烟场位置,罗定市公路局充分利用边坡和路旁空地,通过清表除杂,挖填土方平整场地,修筑边沟外的平台,扩大养护范围,设置绿色公路生态长廊。“在平台面采用乔、灌、花草立体式层级绿化,实现层次美、观赏美和生态美的效果。种密树木后,也可防止偷倒余泥和种植农作物的现象再出现,有利于保护路产路权。”该局安全股股长欧金标说。据介绍,围底镇黄烟场位置打造的生态走廊目前是200米的长度,设置8个圆形花圃,新种植各类乔木、灌木200余株,地面铺设草皮地毯,合理地搭配、点缀,成为过往市民休息观景的好地方。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的做法,罗定东段经实地现场调查,类似这种适合修正平台的点约有30个,主要工作内容是除杂、挖填土方平整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该局将大力打造,扩大养护范围,使绿色公路生态长廊得到延伸,防止侵蚀路产路权。
修复灾毁路面获群众点赞
罗定市公路局结合养护示范路建设工程,对324国道罗定市区约6公里的路段进行了路面改造。经常到罗定城区办事的该市人大代表李石才为良好的路况点赞。他说,过去路面损毁严重,群众反应热烈,现在全部加铺沥青,路面舒畅了,出行方便了,也改善了行车的舒适度,提升了城市品位。
“国道324线罗定西段整个路段我们主要增加道路绿化、交通安全设施、完善排水系统、新建挡墙、拆除结构物等,并加铺沥青路面、完善标牌、翻新标线、新增边沟挡墙等,使得路容路况得到大力改善。”罗定市公路局养护股股长陈志品说。
在公式滨镇公式滨村前一座高速公路跨线架桥下,每逢大雨,雨水就从山上倾泄而下,导致该路段水浸严重,车辆通行困难,群众出行不便。为此,该局在高速桥下的国道路旁修筑了200多米的排水沟,同时还在边坡种植树木,解决了水浸问题、美化了公路。该村一位姓李的村民告诉记者,为了配合解决水浸问题,村民在路边种植作物和堆放障碍物配合整治。“路段改造后,为我们解决了水浸问题,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创建公路文化公园,传递公路文化
在324国道罗定东段素龙镇星辰电子厂位置,记者看到国道路旁已推好了一片崭新的土地,工人正忙碌地施工。该处正建设一个公路文化小公园。
铺设透水广场砖设置小广场,广场左右两侧铺植路肩草皮,种植各类绿化植物,修筑树池和观赏小路……欧金标正在向记者描述小公园的规划建设,该项目将按照“以路为载体,传承文化”的设计要求,实现公路文化与景观相结合,把公路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融入罗定的地域文化,体现公路传递信息的作用。
罗定市公路局局长吴吉罗说,主要通过多管齐下的办法,全面完善路肩、绿化、水沟、公路文化等养护要素,重点突出“景观、文化、生态”主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舒心地出行服务。
大力推进路域整治工作,打造安全美丽道路
记者从324国道罗定东段原冲花收费站广场两侧设置花带看到,道路两侧长约1.5千米的花带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建设。据了解,罗定市公路局正开展绿化屏蔽遮挡,实现路宅分离的道路改造工作。欧金标介绍,主要平整路肩外的公路用地,铺筑路缘石,种植红绒球,可起到安全隔离作用和绿化美化效果,使路宅、路田界线清晰。
目前,养护示范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工作虽然不断推进,但部分路段整治也存在难度,需要当地群众大力配合和支持,如对过镇、过村路段实现路宅分离,地下因管线阻碍和其它障碍无法实施的排水改造,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养护示范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