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风雨中,人们需要一把伞。云浮市的民生保障工作,就是一把为老百姓遮风挡雨的“大伞”。
2017年9月15日上午,云浮市举办2017年高校毕业生暨精准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来自本市及珠三角等地90多家企业入场招聘,为云浮市劳动者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这样的人才招聘会差不多每个月举行一次,一方面为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自主择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解决“招工难”问题。
近年来,云浮市始终坚持城乡协调、统筹兼顾,积极做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工作,倾力打造民生工程,筑起和谐幸福的民生之基,亮点频出,为云浮人民撑起一把把“民生伞”。
强化培训就业惠万家
成功转移贫困劳动力13494人,安排就业专项资金逾2140万元
在2017年高校毕业生暨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现场,与以往招聘会不同的是企业代表积极主动从摊位上走出来,与前来应聘的人员攀谈,了解他们的需求。来自中山市美图公司的一名员工,引起了求职者的注意,他拿着扩音器向求职者介绍本公司的就业环境、业务范围和待遇条件。“我们公司现在很需要一线员工,欢迎大家前来应聘、求职。”该公司负责人说。他积极与现场人社部门负责人沟通,介绍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希望人社部门可以推荐合适的人员到美图公司工作。美图是一家大型的港资企业,公司实力雄厚,目前拥有两家公司。公司福利待遇优厚,提供食宿、发放工衣、入职岗前培训等等福利。“我在外地上学,现在毕业想找离家近的工作,而且希望能找到待遇好一些的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小刘边看招聘简章边告诉记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立足贫困家庭的需求,大力提升地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有针对性地开设水稻、油茶花生高产、甜玉米栽培,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工种技能培训,为参训者发放400元、800元、1600元不等的补贴。技能培训由培训机构免费培训,凡符合条件的培训者均可从培训机构申领补贴,其中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学员凭贫困户帮扶记录卡(或低保户凭证)还可申请生活费补贴500元,保证城乡劳动者用最低的成本学到所需技能。同时对有意愿入读技工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在招生、报读专业、申领免学杂费和国家助学金、安排实习和推荐就业等方面让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开展专项帮扶。目前全市贫困劳动力7.98万人中,已成功转移就业或创业13494人,已成功培训4629人。
据了解,在近几年的10项民生实事中,云浮市共推荐301个创业项目参加广东“创业杯”创业创新大赛,并举办农村电商赛、邮政银行杯大众创业创富赛云浮地区初赛,两项赛事共有11个项目入选参加省决赛。9月16日,省农村电商决赛举行,云浮市1家企业获得企业组铜奖,获得奖金10万元;3家公司分别获得团队组优胜奖、最具创意奖和最佳现场展示奖。促进了各类创业项目和创投资本、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激发云浮市全面参与创业创新动力。截至8月底,全市共支出就业专项资金、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超2140万元,受惠群众达14490多人。今年1-8月,全市城镇新增人口就业14085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98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19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4%、71.2%和71.9%;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47%,控制在3.5%目标范围内。
春暖人间,保障同行,就业政策就像春风拂过每一个家庭,像阳光雨露一般洒在需要就业的劳动者身上。“云浮市将不断创新与完善就业创业,持续扩大就业规模,继续优化就业结构,保持重点群体就业平稳,惠及更多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兜实社保底线增福祉
城乡低保对象32052户70709人,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80%以上
在云城区河口街道布务村,现年70岁的孤寡老人陈广田独自居住在一间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屋中。记者看到,墙上挂着老人平时穿的衣服,一张方木桌上摆放着电饭煲和没吃完的蔬菜,一辆很久没有骑过的自行车摆放在角落,里屋地上的竹筐里堆满了蔬菜。老人是五保户,2009年以前是低保户。因为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城乡特困户补助。“最近城乡特困金又提高了,不错不错。”陈伯对自己的待遇感到欣喜。
据布务村委会副主任介绍,布务村共有533户,低保户和特困户一共有41户,每人每月人均收入530元左右。加入低保或五保之前,贫困户的生活都比较困难,现在每月可以领取低保金或特困金,节假日能领200元的节日补助,他们的生活有基本保障。
“省10件民生实事涉民政的6项工作已基本完成,达到省的要求。云浮市城镇、农村低保平均补差要达到457元、206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6倍确定;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云浮市特困金从每人每月400多元提高到500多元,2016年又提高到每人每月672元。上半年,全市有低保对象32052户70709人,其中城镇3374户6224人,农村28678户64485人,发放低保金9245.67万元,到2018年底实现“三个100%”之一的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100%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及时便捷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保扶贫目标。
“住院期间,总共花费了6000元医疗费,由于公司给我办理了医保,所花医疗费100%报销。”因公受伤的某国企员工小王告诉记者,五险一金是职工的福利,是单位为职工提供的保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伤保险以收定支,在保证工伤保险基金可支付的前提下,让参保人能享受到越来越好的待遇。目前云浮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是中等偏上水平,医疗条件较好,按照省级部门统一部署、制定普通门诊、门特等相关细则,目前落实比较到位。除此之外,今年全省伤残津贴上调,调整比例按照2016年全省月人均伤残津贴的5.5%左右确定,本次调整加发的伤残津贴随同伤残津贴一并发放,确保在9月底将调整的伤残津贴足额发放到位。
据悉,截至2017年6月30日,云浮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37万人,认定(视同)工伤人数621人,评定伤残等级人数140人,其中一至四级2人,五至六级6人,七至十级132人。领取待遇累计478人,基金支出1257万元。工伤保险落实到位,不仅保障了职工的权益,也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实现医疗保险救助“一站式”结算
直接医疗救助10647人次,支出救助金1595.39万元
云城区河口街道布务村61岁低保户陈汉文,身患高血压,有一初中刚毕业的女儿。几年前其妻因病去世,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现在看病花的钱政府全都给报销,既治疗了病症,还减轻了生活负担。”陈汉文激动地说。
河口街道办主任告诉记者,前几年贫困户主要是因病致贫和缺劳力,没有生活来源。低保金既帮助低保家庭孩子有书读,还能缓解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时的低保户比现在多,现在有些低保家庭子女长大赚钱后,就退出享受低保行列。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云浮市加强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政策衔接,推进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减轻了贫困人员大病医疗费用垫付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50.09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1.25%,实现人群全覆盖。贫困人员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由大病保险给予保障,有效防止了因病更贫、因贫弃医。同时,对贫困人员下调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并提高报销比例,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像布务村70岁孤寡老人陈广田这样的五保户,政府全额资助其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实行零起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目前全市直接医疗救助10647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1595.39万元,其中实施住院救助7093人次1448.25万元,门诊救助3554人次147.14万元。
如今,“生不起大病”已成为云浮市城乡群众的旧态,大病住院已不再是难事。在就业社保医疗三把“大伞”保护下,云浮市干部群众工作得安心,生活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