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自动智能化来促进产业的工业转型竞赛。传统工业“联姻”自动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对农村三产融合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远在粤西山区的新兴县,产业间的“联姻”融合,也悄然发生变化。
智能制造
农牧设备由“制”到“智”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自动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自动智能化的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多台自动化上料机器人不停地取装配件,经多道工序,通过输送带把物料运输到各类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再自动分类处理。自动化生产车间主管钟培强向记者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具有生产效率更高,安全系数高,产品质量好,能耗系数低的特点。传统模式生产单品最快是280秒一件,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单品最快可以达到85秒一件,最慢220秒一件的情况也比传统模式快,而且过去年产100万套栏架需约65人,现在年产100万套栏架只需4-5人便可完成。
据了解,广东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温氏集团下属成员企业,主业是生产畜牧设备和提供售后服务,为农牧业提供了高品质、机械化、自动化的畜牧设备和服务。由于产品适销对路,为传统农业提升养殖效率,该公司生产的养猪栏、定位栏、分娩栏等多种畜牧业设备广受欢迎,供不应求,今年订单已超10亿元。
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新兴县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格局中,自动化生产为工业提供智能服务,加快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打好“园区牌”的一项重点工作。
科技引领
实现不锈钢制造“华丽转身”
当前,新兴县全力推进创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工作,不锈钢餐厨具制造作为该县第二产业的重要支柱行业,如何在三产中实现均衡发展?这是新兴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为新兴县乃至全国不锈钢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凌丰集团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一直承担着“开路先锋”的重要角色。2016年1月,由凌丰集团自主研发设计、自行安装调试的第一条不锈钢制品自动化生产线点火运行,标志着全国不锈钢餐厨具制品行业首条完整的直列式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该自动化生产线从原片上料到最后一只成品锅包装,只需要两个小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凌丰集团从传统工业跨界“联姻”自动智能化生产,实现华丽转身,只是新兴县大力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兴县加大产业要素集聚向创新要素集聚转变,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培育上,从模糊口径引入向细分产业集群转变,重点引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项目,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细分产业集群,避免散而不聚。同时,加速从单纯的生产加工环节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向科技型企业、电子商务型企业等方向转型,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和提升一批有潜力、有优势的块状经济,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具有“集群”特征的园区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
为传统产业插上“云”翅膀
日前,在新兴县创新中心(新兴县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的展厅里,记者看到,除了陈列着新兴本土不锈钢品牌的产品外,更新增了由广东万事泰集团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厨房,让传统工业产品也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在广东万事泰集团研究所所长李凌瀚的演示下,记者体验到智能厨房梦幻般的“魔力”,只见他在各种悬浮式的手势动作指示下,通过桌子上的嵌入式电脑控制面板,即能实现调节电磁炉的功率和打开烹饪视频教程等功能;智能调节温度锅柄,利用手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结合传感器的接收,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给用户带来更加创新、智能、方便的体验。
新兴县创新中心主任黎洪武向记者介绍,目前,创新中心设立了技术创新服务、工业设计服务、人才培训服务、产业孵化、质量检测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发布、品牌建设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等10个公共平台。创新中心的建成,不仅引进了中科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五所科研院校进驻,还带动了一系列的转变,上半年规上不锈钢企业用电量增长4.3%,产量增长6.8%;实现了传统不锈钢产业基础融入高新技术飞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