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思劳片区建设扫描

2016-07-11 16:18:59 来源:云浮日报

  近日,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思劳片区建设频频传来喜讯: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近日由省科技厅向社会公示——拟认定为“广东省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名单;7月6日,南方氢能检测中心正式动工;年内将开通全国首条氢能源城市公交车示范推广运营线路……在不到三年时间里,片区从原来的荒郊野岭摇身一变成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思劳片区位于云城区思劳镇境内,是广昆高速无缝对接的要地,是距广佛都市圈最近的地方,该片区作为佛山云浮两地合作发展的经济新引擎,建设正快马加鞭,将成功进入“点火”启动,让两市经济合作发展驶入快车道。

  建设提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项目陆续投产

  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思劳片区入园道路纵二路宽畅舒适,两旁绿化已经完成。作为佛山和云浮两市深度合作共建园区,已经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两市积极探索运用PPP模式进行园区开发,与中国中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53平方公里的整体开发。该片区以实现“氢能社会”为开发目标,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运用GIS、BIM、VI等先进技术手段,着力将片区打造成为规划科学、生态环保、产城人融合的新一代园区。据介绍,该片区正砥砺奋进,朝着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目标铿锵前行:将致力打造成国家级氢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生态环保产业基地、现代生物农业国家示范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及“互联网+”形态下的创新创业热土。

  作为医疗机械设备生产项目,中空纤维血液透析器项目的建设更为严格,净化车间“房中房”建设高标准实施。目前,该项目一期生产产房已经完成建设。“目前,设备已经陆续进场安装,待安装完毕,将进行装修,然后全面‘净化’,待检查验收合格便能投产。”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中空纤维血液透析器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3000万支中空纤维血液透析器,年产值约18亿元,并可吸收就业人员500余人,生产规模在同业内为世界单厂之最。

  目前,思劳片区共签约引进项目24个,其中在建产业项目5个,道路、供电、绿化和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7个。园区重点引进飞驰氢能源整装客车、氢燃料电池模块、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南方氢能检测中心、加氢站、中空纤维血液透析器、益诺欧超滤膜等一批支柱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年内将陆续实现投产或运营。

  产业集聚:全力打造氢能和环保两大支柱产业

  蓝天白云下,思劳片区处处可见火热的建设情景。在园区产业“重头戏”氢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于调试设备。该基地按统一轻钢结构标准厂房规划设计的电池、焊装、涂装和总装厂房已建成,规模宏大、气派雄伟,目前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此外,公寓、综合楼已经建成。“这里将完成氢能大巴的整体生产安装,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2000套以上车载燃料电池模块和5000辆氢燃料整装客车的生产能力。”项目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氢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建设在不断提速。该项目厂房总投资4.58亿元,项目占地面积345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目前,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国内综合性能最出色的首批3台氢能源城市客车样车,同时将投入示范运行的25辆氢能客车正在加紧推进。”项目有关负责人说。此外,依托燃料电池电堆国产化和氢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

  在加氢站的建设现场,1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这里是为28辆试运行的氢能大巴提供燃料的站场之一,部分设施的主体工程将于月底建设完成,随后进入设备采购安装阶段。”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怒海向记者介绍。据了解,这里便是氢能源城市客车的“加油站”,根据规划设计,站场按主色调蓝色和白色搭配,形象简洁、时尚美观。“加注氢气”操作也如同一般加油站一样,通过燃料输送管完成,一辆大巴完成燃料补充需要5至10分钟,过程便捷、安全。

  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由广州市益诺欧环保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膜分离设备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化基地——亚洲最大的超滤膜生产基地进展顺利,有关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即将完成。南方氢能检测中心也于日前动工。“园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利用氢能与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这一创新研发平台,孵化和培育各种创新性产业,这个功能让产业发展的空间实现无限拓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生态环保产业作为片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佛山云浮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区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以“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带”、“广佛肇清云韶新型大都市圈”为助力。所以,投资者把它誉为一块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投资热土。在未来,该合作区将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引进项目植入、搭建创新平台和撬动社会资本注入,共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作者:区云波.徐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