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新兴县“村合同镇代管”制度全面铺开

村民放心 干部省心

2014-11-04 17:17:26 来源:云浮日报

  “村合同镇代管后,村干部省心不少。”当了10年“村官”的新兴县簕竹镇云龙村委会文书伍炳兴深有感触地说,在往年村组换届后,新旧干部交接是件颇令人费心的事,就拿村组合同来说,个别卸任者心有不甘总不能顺利移交,一些“糊涂账”,新任者也不愿接收,遇上丢失的、损坏的或口头协议,就更是不了了之。

  鉴于以往农村合同普遍存在的保管不善、换届拒交、私下变更内容等一系列乱象以及农村经济合同纠纷日益增长等问题,去年5月,该县在簕竹镇探索实施“村合同镇代管”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合同的监管,防止“合同腐败”问题滋生,进一步强化农村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以前几乎每星期都有群众到村委会或镇政府反映山地承包、鱼塘出租等合同问题。这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发群众上访。”云龙村党支部书记赖锦洪告诉记者,以前农村签订的经济合同欠缺规范,总存在诸如界线不清、期限不明等问题,个别甚至缺乏法律效力。“村合同镇代管”工作开展后,镇政府安排专人进村入户进行专门指导,对村组不规范、不完善的合同进行全面清理、完善,对一些具有争议的合同,组织村民代表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协调,直至达成最终协议,确保每一宗合同文书依法依规、条款清晰、责任明确。

  “合同都放在镇上,我们更放心,防止了个别居心不良的干部私下搞小动作。”云龙村村民钟伯道出了群众的心声。他告诉记者,去年,村组把当前的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等情况全部公示出来,使村民对“自家”资产明明白白。

  记者在簕竹镇“三资”管理中心看到,该镇各村组的经济合同按单位、年份、性质等分类装订成册,整齐有序地叠放在资料柜里。

  据了解,该县“村合同镇代管”工作始终坚持以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为出发点,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表决、移交、代管”7个步骤进行,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充分维护法律精神和尊重群众意见。在清理、登记环节,对缺失、不规范、不完善的合同事实,充分征求村民代表意见,按规范的法律文书重新签订或补充完善;移交前,村组所有的经济合同都必须经过公示,群众无异议后,由村、组法人代表及村民代表签名确认后再移交到镇管理,有效防止个别干部暗箱操作。

  簕竹镇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余绪华告诉记者,该镇自去年11月完成“村合同镇代管”工作后,3000多份村组经济合同在镇“三资”管理中心得到规范有序管理,且至今全镇没发生一起村组经济合同纠纷。

  赖锦洪笑着说:“矛盾纠纷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以及民生实事上了。”

  簕竹镇“三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村组的合同移交到中心后,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所有的合同文本扫描录入电脑,形成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档“双保管”。此外,还定期对这些合同进行梳理,对即将到期的合同,提前知会村组做好招投标工作或其它安排,避免集体资产被“逾期使用”或“休眠”。

  目前,新兴县“村合同镇代管”工作在簕竹镇试点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10月在全县全面铺开,到11月底前,全县村组经济合同将全部移交给所在镇代管。


作者:刘键,新纪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