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石都绽放生态文明花

——云浮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纪实

2017-11-02 20:39:22 来源:云浮日报

  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绿树花香,山水相映……俯瞰城区,蓝天碧水间,云浮之绿让人心旷神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云浮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提出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把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历经五年奋战,云浮市城市生态建设再进一步,国家园林城市的“国字号”名片闪闪发亮。近三年来,云浮市“创国园”工作累计投入6.29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60个,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生态绿城”。

  顶层谋划——

  整体设计 规划引领

  “云山秀水、推门见绿、抬头望山。”迎冬时刻,市城区依然花团锦簇、生机勃勃。优良的生态是大自然赋予云浮的宝贵财富。

  去年,云浮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考核标准,西江云浮段水质保持二类,市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以上,是全省唯一连续两年保持全面达标的内陆城市。

  如今,城市的生态建设再次交出了一份美丽的答卷: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089.18公顷,绿地率38.34%,绿化覆盖面积1194.76公顷,绿化覆盖率42.05%,建成公园27个,公园绿地面积493.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03平方米。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建起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家园变得更美了。

  云浮市在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城市行动上,顶层谋划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并制定了《云浮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成功创建的时限和要求,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社会保障”等8大类56小项工作任务细化落实。通过大力实施“公园增绿提质、道路增绿提质、社会增绿提质、道路贯通和提升、民生保障提升、市容市貌综合提升”这“六大增量提质工程”,全面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落实。 下转第2版  (紧接第1版)同时,以创园办为统筹实施和工作协调机构,建立起上下左右沟通协调、每月一通报、每周工作例会、专题研究讨论、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各项创建工作的开展。

  “我们突出城市生态特色,依托‘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自然肌理,按照‘生态优先、显山露水、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体设计,高标准规划推进创建工作。”市创园办负责人陈永慧说。据介绍,云浮市在创建中把城市中心及内外的山体、水系、湖泊、绿地等生态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出台“绿地系统”“湿地资源”“海绵城市”“历史风貌”等多个规划方案,全力构建“山-城-水-绿”的山水园林城市构架,完善城市功能。

  山葱水绿——

  生态优先 增绿提质

  “保护原生态、建设新生态、修复病生态。”云浮市以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全力推进“创国园”工作,如今城市绿色的底色更为厚重了。

  云浮市按照生态型、节约型、功能型园林的要求,围绕集约建园、文化建园,打造亲民园林的目标,坚持适地适树,以植物造景为主,重点实施以公园增绿提质为主的园林绿化增量提质工程,改造建设一批公园和街头游园,成功构建起“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良好格局。“创园带来了很多好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净,家园更加美丽、舒适。”市民谢女士表示。

  城市的每一分绿色成长都是让人振奋的。在创园过程中,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优化,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防护林带、河道风光带、隔离绿带等绿色空间在不断成长。

  “‘创国园’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退休工人张伯表示,“创国园”后,城区公园增多,每天可以游逛不同的公园,感觉真的很棒!近几年,市城区新增建设了12个公园和3个街头绿地游园,对12个存量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云浮植物园、水厂山公园、马岗山公园、春岗山公园、苗岗山公园、屏峰山公园、崖鹰山公园等多个山体公园建设相继完成,并迅速成为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云浮市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项行动计划,全面开展生态评估,建立生态修复项目库,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同时,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结合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开展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不断改善城市容貌。如今,城市园林绿地与城市外围林地建设连成一线,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生态网络和森林景观格局。

  据了解,从2016年至今,云浮市整治违法违规企业2000多家,完成大气重点工程150多项,淘汰老旧车和“黄标车”1.6万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以上,是全省唯一连续两年保持全面达标的内陆城市。同时,切实抓好水环境整治计划和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市区南山河、高峰河、西江云浮段等沿岸的石材加工排污企业和养殖场强制关闭,推进蟠龙天湖公园、南山公园海绵城市示范点建设,全市8家硫化工企业涉重金属废水均实现零排放。

  优化创新——

  社会参与 长效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创国园”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如今,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98.94%,道路绿地总面积87.67公顷,基本形成了园林景观路和林荫路网络。结合市树市花推广,云浮市重点对世纪大道、兴云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实施绿化升级改造,打造集生态、景观、交通为一体的道路绿化精品组团。

  云浮市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增绿工程,通过“缺株补绿、闲地复绿、街头建绿”,全面提升绿化规模和品质。近几年,新增绿地面积342.2公顷。全市共有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12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和“认种认养”活动。目前,全市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达52.11%,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为97.49%。

  云浮市还紧贴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向往和现实需要,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服务。“创国园”中,城市交通环境大大改善:连接新老城区和各区的东部快线、西部快线、新城快线已建成;城区河滨西路等15条“断头路”先后贯通,河滨路等12条城市道路完成升级改造;市城区开通公交线路35条,建成客运站场4个、公共停车位1.44万个。云浮市还率先在全省开展绿道规划建设,已建成绿道543.9公里、驿站15个。与此同时,城市保障房、社区配套设施、城市供水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民生保障事业不断巩固完善。

  “云浮市坚持以科研创新为动力,加快园林绿化科研开发和利用,推进数字园林试点建设,推动园林绿化科学发展,同时注重建章立制,广泛宣传,夯实长效管理和打好全民共建的基础。”市创园办负责人陈永慧说。云浮市先后出台了《云浮市园林绿化管理实施细则》、《云浮市城市绿线管制实施办法》、《云浮市城市蓝线管制实施办法》、《云浮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共22个规范性文件,以制度推进长效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云浮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不会停顿。市创园办表示,将以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创建作为新的起点,作为长期的民生工程,在中心城区努力打造一批融合“历史、人文、地域特点”特色精品工程。同时,通过实现长效管理,做到管理与教育并重,做到投入力度不减、监管执法力度不减,持之以恒,长久抓下去。


作者:区云波,冯志强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