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从无到有创速度 共建大健康产业

——全力推进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工作之访谈篇

2016-12-07 20:41:12 来源:云浮日报

  大幕初启,画卷轻舒。

  环珠潮涌,万象更新。

  近日,一个被人们津津乐道谈及的话题遍及云浮大地,“广药大落户云浮”!广药大与云浮“喜结良缘”共建校区……消息犹如一曲行云流水般的进行曲,高昂激扬,听后让人为之振奋。

  抓住机遇,往往能成为发展的领跑者;错失机遇,常常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曾经辉煌而又沉睡了多年的云浮,在这一刻,将机遇牢牢地揽入怀中。2016年9月28日,一批睿智的决策人在西江河畔的云浮新区划了一个圈,一个响亮的名字开始在西江河畔彻响——广药大云浮校区。

  有人曾形容,一张图纸、一份共识、一个梦想、一群不言疲倦四处奔走的人,就是撑起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进入实质性运作的“家当”,此言一点不虚。而最让感到惊讶的是——建设广药大云浮校区的“云浮速度”。从无到有、从项目立项到申报、从签订框架协议到规划论证,时间不到2个月,校区建设就进入“倒计时”。目前,在云浮和广药大双方的努力下,各项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云浮崛起看新区”,沉寂多年的云浮喊出了奋进的口号。围绕“市校共建”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云浮的指向日渐明晰,广药大云浮校区指日可待。近日,记者就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相关情况,专程采访了广东药科大学校方相关负责人。

  共建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大事记

  7月15日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庞国梅,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胜率队到广东药科大学拜访,受到了该校党委书记杨海涛,校长、省妇联副主席郭姣等的热烈欢迎。双方座谈交流,深入沟通,共谋合作。

  7月18-19日

  7月18日—19日,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杨海涛,校长、省妇联副主席郭姣率队到云浮市回访考察,并在云浮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合作建设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开展办学、研发、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9月5日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庞国梅主持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传达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云浮调研时主要讲话精神,研究云浮市贯彻意见。当天下午,庞国梅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胜率队拜会广东药科大学,双方共同召开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推进会,迅速落实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云浮市调研时的工作批示,加快推进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筹建工作。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杨海涛,广东药科大学校长、省妇联副主席郭姣等参加会议。

  9月23日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八次主任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筹建工作情况报告和相关决议草案。

  9月27日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筹建工作情况等报告。

  9月28日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庞国梅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筹备情况汇报,与会市委常委及列席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致表示赞成和支持项目建设,并就如何加快建好项目提出了具体建议。

  9月28日

  云浮市与广东药科大学在广州签订建设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云浮市首间普通本科高校正式启动建设。

  11月8日

  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发布会在云浮市召开,吸引来自国内外8家具有甲级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团队参加。

  【印象】

  值得作为故乡的城市

  在广药大人眼里,广药大为何选择云浮?其奥妙在哪?他们的答案是区位、资源及生态优势的“与众不同”。

  曾在云浮工作或调研考察的多位领导多次说过,“云浮生态优美,是可以值得作为故乡的城市”。爱之深,情之真,行之切,在时代长河的画卷上,唯有生态、人文、资源等优势才能经得起城市变迁的检验。

  “首先,广东药科大学选择在云浮建设新校区,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助力云浮振兴发展的实际行动。”广东药科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眼里,云浮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广东联系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的重要接点,具有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此外,云浮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非常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是重要的中草药种植基地。现已建成肉桂、佛手、巴戟、红豆杉、檀香、八角等 6个“南药”种植基地。生态优良,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具备发展高端健康养老产业和运动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极具潜力。

  “最重要的是,云浮着力培养‘四新一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广药大医药健康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思路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该负责人一语中的。

  【亮点】

  高起点定位 高水平布局 高标准建设

  几年前,曾有人笑喻,云浮的健康医药产业布局犹如一块块的“补丁”,而这些“补丁”中缺少的是“链”,块状经济“聚变”成产业基地和集群,需要的是“链接”,因此,如何在规划中凸显广药大云浮校区的“链接”功能?

  广东药科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云浮校区作为“市校共建”项目,在规划上有三大亮点:一是高起点定位。云浮校区以建设“三高”为目标,即建设成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水平产业服务基地,双方共同努力将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二是高水平布局。云浮校区的建设以产业发展为牵引,结合云浮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以学校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和生物制药等优势学科为支撑,高水平布局大健康专业和学科,将其打造成为粤西北地区集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创新高地。三是高标准建设。重点建设中国南方中药资源中心,将其建成国家级工程中心和资源高地。高标准建设整合药学研究院,使其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高标准建设大健康产业孵化器,使其成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成为云浮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合作】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促进区域产业聚集

  广药大云浮校区建成后,双方在人才培养、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开发有哪些合作?

  广东药科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校区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云浮教育医疗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云浮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和效应。一是双方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合作。云浮校区建成后,将围绕云浮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与云浮发展大健康、休闲、养老、中医、康复产业充分整合,为云浮大健康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保障。二是双方加强科技合作。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基地,着重开展中药与天然药物研发平台、保健品与美容产品研发平台等建设,为技术成果加快培育和产业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三是双方加强产业合作。根据云浮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特色,创办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其它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区域产业聚集。四是双方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把云浮市中医院改建成为直属附属医院并发展成为高水平附属医院,为云浮群众的健康提供保障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进展】

  各项筹建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筹建工作进展如何?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省和市共同支持下,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筹建工作已进入到实质性运作阶段,各项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从广药大角度来说,目前取得的进展主要是学校对校区发展规划进行不断完善,明确了将云浮校区全力打造成国内高水平的大健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高地的办学定位,其次是与云浮市教育局、市编办等部门一起筹划打造高水平的云浮校区师资队伍,目前已经正式向省编制办进行申报。启动产业合作事项,学校拟通过与云浮合作先行建立广东药科大学云浮研究院,通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聚集人才和项目,再就是启动了云浮市中医院改制工作。

  【专家献策】

  共建校区之“隆中对”

  10月20日,金秋广州,恬淡的校园沐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在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 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规划论证会在此举行, 校区如何规划建设?如何引进人才?在产业上如何找到落点?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为组长,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从不同角度共同为云浮校区建设以及云浮、广东药科大学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一场别开生面的共建校区之“隆中对”由此拉开序幕……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认为,云浮校区的规划要与云浮的发展规划融合;专业设置要有特色,接地气。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红宁则建议,建设云浮校区要走出一条创新驱动推进内涵建设的新模式,以建校区促进云浮大健康产业的形成,帮助云浮打造大健康产业的高地。要围绕大健康产业,以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校区的建筑风格应跟云浮“石都”结合起来,反映当地的特色。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委员、常委、副院长范吉平认为,云浮校区规划要与健康医药产业融合对接。在专业设置上应与本部、其他校区有差异,走差异化发展路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李显筑建议,在共建校区的基础上,云浮可设立健康节,将校区建设成健康城,通过每年举办健康节把健康城打造成云浮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展示厅等的规划建设,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吸引高档次学术会议在此聚集召开。

  铮铮建言,字字珠玑。这场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的“智慧风暴”,在其席卷过后带来的,不仅仅是建言和对策,更重要的是凝聚的共识,是理念的更新,必将为广药大云浮校区的建设注入新活力。

  【记者手记】

  地处山区,云浮没有被大山遮蔽视野,却在让一切有利于开放对接的生产要素充分涌流中养成开放的胸襟。不拒细流,容纳百川,朝向大海,奔腾不息。在接连漂亮转身的后边,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云浮、发展的云浮、开放的云浮,与广药大共建云浮校区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云浮风景独好。如今,由广药大云浮校区引领的建设之春风荡漾云浮大地,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正演绎着“春天的故事”,和其他项目建设一样,进行曲虽异曲同工,但一样高昂激扬,伴随着这高昂激扬的乐曲,必将被岁月定格成一种精神。那精神,就是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精神。

  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云浮能否实现差异化发展,早日实现赶超崛起,离不开“四新一特”产业的布局,而“四新一特”产业的集聚,自然离不开广药大云浮校区这个“落点”。如何焊接资源与市场、时间与空间,形成区域性的综合实力?推动产业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变,广药大云浮校区的建设,必将见证云浮市产业转型的“破茧”之路。

  如今,广药大云浮校区建设进入“倒计时”,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是你和我变我们,还有全社会的参与、关注和融入,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跃升,无不闪耀着一次次思想理念领先、思维层次提升的灿烂光辉。广药大云浮校区的建设,提出了共建发展、可持续发展、合作融入的新理念。由合作,到对接,再到共融,一次次蝶变和突破,云浮的腾飞指日可待。


作者:朱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