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文明新风拂面来

——云浮市乡风建设工作纪实

2016-12-07 20:44:21 来源:云浮日报

  近年来,云浮市积极推行绿色殡葬,几年来共为120多人举办了骨灰树葬活动仪式。这是云浮市乡风建设变化的其中一个缩影。全市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六进”工程等措施,有力推动了乡村建设和树立文明乡风转变。

  传统文化“六进”注入活力

  云浮市文明村风持续吹拂,近年来实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机关、社区、家庭、乡村、企业的工程为此注入强劲的活力。

  依托农村校园和农村文明建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生根,培育良好风气。近年来,云浮市积极推动传统经典读物进农户,组织专家组编辑出版了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家长教子致要》,免费发放到村级文化室和农户家庭。该书以古代贤人家庭教育的故事编注而成,既让广大农民群众在阅读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为广大农村家长教育子女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帮助农村家庭树立好家训、好家风。

  同时,云浮市着力推动农村未成年人传统经典阅读活动,组织专家学者编印了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读本《立德树人》和《蒙以养正》,免费派发到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广泛阅读,举行经典诵读大赛、阅读成果展等活动,引导乡村未成年人学习经典。

  搭建文化教育平台孕育乡风

  树立文明乡风,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完善。云浮市各地通过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文化教育平台,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近年来,各地各村盘活资源、搭建平台,不少地区推进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室、文化舞台、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学习、休闲有了好去处,为培育良好的村风村貌打下基础。

  在郁南县兰寨村,每逢节假日总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该村依托原有的文化底蕴,新建了以“林氏十德家训”为主要内容的十德文化展示馆,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的图片,再现“十德家训”的人物和故事,展现良好村风,教育启迪后人。

  在罗定市附城街道丰盛张屋村,该村以保存至今的南朝时期古城墙、古树、古渡头为载体,立体展示张屋村的人文历史,并充分利用村中古屋、文化室等设施,介绍古人勤勉奉献、廉洁诚信等传统美德,同时组织青少年、中学生举办修学游、写生创作等主题活动,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新兴县的龙坪村,利用当地村落巷道规划统一的特点,组织当地画家对农户房屋外立面进行具有乡风美德的图画创作装饰。图画结合当地文化特点,以名言佳句、古言家训、漫画等形式,展示文明礼仪、历代先贤典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成为当地传播文明美德的一道靓丽风景,被当地居民称作“美德文化墙”。

  文明之风吹拂乡村

  “近几年,孝老敬老风气浓郁,每年重阳节回乡慰问老人的乡贤越来越多。” 云浮市民政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云浮市乡贤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和谐。

  此外,云浮市通过实践遴选表彰模范乡贤,引导乡贤投身家乡生态文明村建设,搭建起乡贤反哺家乡平台。不少乡贤返乡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爱心活动,如成立了温北英、泷州教育等基金会,帮助农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六祖诞”“抢大炮”“舞火簩”“走大王”……各地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延续文化命脉,凝聚人心,共谋发展,展现出良好的社会风貌。不少自然村还组建了篮球队、醒狮队、拔河队、舞蹈队、民乐队等群众文化团队,村民们积极参与农村自主举办的“草根性”群众活动,如春节运动会、元宵灯会、夫妻拔河比赛等,提高了生活质量,让和谐之风吹遍乡村。


作者:吴天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