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云浮云安:主动作为 乐于奉献 村民实事件件挂心头

2017-11-06 20:50:27 来源:云浮日报

  “如今的村干部,村民的事情件件挂心头,办事主动又不摆架子。”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重叠,云安区白石镇西圳村回乡过节的梁先生看到,镇村党员干部放弃休假,走村入户宣传党委政府的政策,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落实,他感慨地说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云安区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大力推动各级党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抓党建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中心工作落到实处。

  党员首议,促扶贫

  在白石镇西圳村,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驻云安区白石镇西圳村第一书记陈浩耀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云安区大力开展“三树三争”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担当勇为的精神,争做敬业奉献的表率”,教育引导每位党员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履职尽责,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净化、自我提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谋思路、出实招,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主动作为、善于作为,敢于创新、乐于奉献,为云安建设多作贡献。西圳村在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坚持“党建促扶贫”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党员议事制的作用,对上马的扶贫项目全方位论证,凡不符合实际、群众不支持、效益不明显的项目一律不上。目前,西圳村已完成种植发财树500多亩及100亩油菜花基地等扶贫产业项目的建设,共同为贫困户摘掉“穷帽子”、拔起“穷根子”出力。

  党建引领,办实事

  在富林镇庙山村,创新开展“一网、两员、三类”党建网格化的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促进村里各项事业发展。村党总支部经多方协调筹集9万多元,对办公楼进行修缮改造和增加现代办公设备,建好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为民服务点,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从原来在二楼办公搬到了一楼办公,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争取专项资金,在庙山小学校前道路500米范围内安装了路灯,保障了学生的安全,方便了群众的出行;通过协调教育部门,为村里高考考上本科线的3名学生,争取相应的助学金;争取到九江镇政府、云浮市金叶公司的支持,联合热心乡贤成立了庙山村助学济困促进会,发展村中慈善事业;党总支把扶贫脱贫职责扛在肩上,强化担当意识。在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农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首期占地面积20亩的蔬菜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当地贫困户摘掉穷帽子创造了良好条件。

  党群同心,谋发展

  在高村镇,在开展乡镇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中,镇党委坚持以“驻点联系,干群无隙”为主题,运用“一轴带三轮”的工作模式(“一轴”即驻点团队,以驻点联系群众工作团队为轴心;“三轮”即工作平台轮、工作内容轮、工作方法轮),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切实担当起“政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群众传声筒”的角色,无隙服务群众,谋划农村各项工作发展。参与到村党组织生活,贴心与全体党员交流思想,帮助党员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上存在的困惑,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以群众代表身份参加村里相关会议,更加贴近了解村中大小事务,积极参与其中,解决实事;以责任领导身份,围绕需解决的事情,参与有关线口部门的研讨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联系产业合作社、企业,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形式,引导300多户群众种植工艺榄400多亩,促进群众增收120多万元;带动476户群众种植油茶2000多亩,促进群众增收78万元;带动298户群众种桑养蚕,促进群众增收900多万元。

  如今,古老的“歌村”高村镇,结合高村山歌文化(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拥党情、颂党恩、宣党章、学讲话、做合格”写入歌词,一曲《念党恩》唱响全镇:“饮水思源歌万千,建党迄今近百年。沧桑道路大转变,健全发展到今天!”

  据了解,该区自开展“三树三争”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争作敬业奉献的表率”,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成为破解难题、打开局面、推动发展的实干家和奉献者,做到咬定目标重点干,只争朝夕专心干,为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业绩贡献力量,做出表率。


作者:钱枫,叶勇斌,梁俐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