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希望在绿色的田野上——云浮市五年来农业发展综述

2016-12-08 20:48:38 来源:云浮日报

  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展露新貌、万亩油茶产业基地逐步走向丰产、物联网智能养殖系统广泛运用于温氏家庭养殖场……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云浮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城市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云浮市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

  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回顾这五年,云浮市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支持。

  p2_b (91).jpg

  中国最美田园罗定生态粮产区 (记者 刘烁 摄)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生水起

  近日,记者在新兴县水台镇高村猪场看到,八栋猪舍整齐伫立道路两旁,厂房中任一间猪舍都合理地设置了一排排猪栏,猪群采用全进全出转群模式,配置高温高压冲洗消毒,猪舍里还安装了特殊的空调,这是物联网智能养殖系统在温氏家庭养殖场应用的一个鲜活例子。标志着温氏集团“智能化”管理时代即将到来。

  近年来,云浮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紧紧围绕“培龙头、强产业、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协同”的原则,通过创新“公司+现代家庭农场”、“公司+理事会+农户”、“合作社+合作社”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带动、社会组织协同和经营主体联结模式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与此同时,云浮市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引进和激活民间资本,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扩量提质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并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以合同、合作、股份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紧密或松散的利益关系,以订单农业、建立生产基地等形式收购、加工农产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特色农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目前,温氏集团已建设起养殖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使2900多个农户变成了家庭农场(其中云浮505个),每个农场规模扩大1.8倍以上,利润扩大1.8倍,达到10万元以上;83家公司联结了1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2个乡贤理事会、13.84万户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优质安全,收购价格提升20%-30%;全市开展联合的组织有15个,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联结农户6850户,其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10%以上。

  现代特色农业香飘四季

  近日,记者在罗定市采访时了解到,位于该市生江镇与连州镇交界地带的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将逐步走向丰产。据广东五季丰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计划发展1万亩,现已种植6500多亩,大部分为2013年种植,今年已经部分投产。“种植良种油茶,第四年开始投产,第七年进入盛产期,维护得当可连续收获100年,盛产期每亩可产油茶果1500-2000斤,生产茶油100斤以上,按目前的市场价格算,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该公司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为农户提供种苗、种植技术等措施带动发展20万亩油茶,促进农村特别是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努力实现“富山、富民、富行业”的发展理念。据统计,目前已带动农户2512户(其中贫困户702户)种植油茶,户均种植4亩,有部分油茶已开始投产。进入盛产期后,预计每年户均可增收约1.3万元。

  五年来,云浮市通过建设特色功能区推进农业产业优势集聚,强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特色统筹推进农业区域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云浮市温氏禽畜、罗定稻米、新兴茶叶、郁南无核黄皮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或加工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2505个,同时培育国家级驰名农产品商标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30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产品92个,入选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库25个,现代特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在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项目17个,项目总投资48.2亿元。

  生态观光农业引来八方游客

  走进苹塘镇,犹如走进美丽的山水长廊,作为云浮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就坐落在这里。经过相关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紧张建设,一个山水田园与特色人文建筑融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已初具规模。沿着硬底化道路进入园区,美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据广东海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志坚介绍,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设蔬菜种植区、温室大棚育苗区、现代农业科普观光区、海峡两岸优质水果种植区、观光旅游休闲区等六个功能区,主要从事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农业科普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等。今年以来,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成2300立方米蔬菜冷库、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检测中心等。下一步,园区将规划建设浪漫薰衣草、农业科普观光、青少年实践基地等项目,把园区打造成云浮市的一个知名生态游景点。

  五年来,云浮市不断强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培龙头、强产业、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方协同”的原则,通过引进和激活民间资本,落实财政、税收、信贷、科技、用地等政策性倾斜扶持,特色农业功能得到有效拓展,培育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各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各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示范点8个,广东云浮·罗定稻米节,郁南无核黄皮节、沙糖桔节等推介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来云浮观光旅游。

  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PPP模式捆绑处理生活污水、“户主收集、村组保洁、县镇转运、集中处理”模式收运垃圾、“党建+生态”模式示范带动……在郁南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都城镇夏袭村、建城镇地心村、连滩镇兰寨村等试点示范村正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环境整治后,群众生活变得更舒适,幸福指数更高了。”郁南县建城镇地心村支部书记余扬焕自豪地说。今年3月,该村投入约3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项目,铺设污水处理管网约1176米,建成一个45平方米的污水处理池、2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500多平方米的氧化塘。同时,随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道硬底化、文体广场、农业灌溉设施等项目的实施建设,原来环境脏、乱、差的水上移民小村庄一跃成为西江南岸的省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

  五年来,云浮市以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抓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突出以一套机制(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一个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一个载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支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一套保障(农村改革配套保障)为主体的“五个一”改革重点,先后出台了《云浮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云浮市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农村新发展,像地心村这样的新农村,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近几年,全市68.8%的村庄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建成广东名镇7个、名村40条,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3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镇村形象更加靓丽。

  如今,放眼云浮广袤大地,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条条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公路如彩练般在旖旎如画的山水间延伸,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云浮7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作者:段利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