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湛高速公路顺利建设,精准扶贫全面铺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镜头随处可见……今年以来,新兴县河头镇党委着力构建“活力党建”,以“党建+N”为载体,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活力党建”初见实效,全镇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总体保持平稳。
党建+重点项目:助推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省重点项目汕湛高速公路(新兴段)在河头镇辖区内投资额达15亿元,总长13公里,途经湾边、楼下、河仔口和河头居委等4个村(居)委,是汕湛高速在新兴境内最长、路况最复杂、投资最大的路段。为确保汕湛高速在全县率先实现无障碍施工,河头镇党委制定《河头镇村级党建工作管理考核制度》、《关于加强对镇班子领导干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考核管理的规定》等7项制度,将汕湛高速征地拆迁工作,保障高速施工措施等列入党建考核管理内容,确保党建落实到人、落实到事、落实到时。同时,各村党建负责人和驻村镇党员领导带头,根据“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要求,会同村委、自然村党员深入群众沟通谈心,宣传政策,帮助群众制定可行的拆迁方案,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施工方的好评。
在推进湾中村生态改造项目工作中,河头镇以村委支书为带头人,落实党员责任,以一名村委党员干部为小组长,进村入户宣传,动员村主干路两边的养鸡农户搬迁,实现沿路5户养殖户全部按时搬迁;全力推进湾中村生态改造和环境整治,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湾中村主干道扩宽改造、光伏发电、治安视频监控等项目建设;引入温氏“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投入300多万元,在湾中桔塘村建设现代家庭农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无害化养殖。
党建+精准扶贫:出实招办民生实事
今年,河头镇湾中村和料坑村被列为精准扶贫村,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该镇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湾中、料坑村制订出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党员干部挂点贫困户制度,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等等。同时,镇党委主动介入,在民生工程、惠民项目上多想办法,出实招解决问题,今年以来筹集270万元,建成了料坑村至大竹楼村7.8公里水泥路,解决了7条自然村的出行难问题;投入90万元修建大水坑村至雅古郎村饮水工程,解决沿线雅古郎村、河仔河口村、圩镇居民饮水难问题;投入帮扶资金12万元在湾中村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产出效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3万元。结合“书记项目”在料坑村、湾中村等开展种植猕猴桃、笋竹等项目;按精准扶贫的任务要求,组织料坑村18户贫困户创新成立合作社,由贫困户自发抱团发展,到阳春等地考察种养殖项目。通过合作社项目,争取对口扶贫单位帮扶10万元,利用扶贫资金36万元,贫困户自发开发闲置山地20亩发展种养业,预计收益1.2万元/亩,年内可实现脱贫目标。
党建+阵地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今年以来,河头镇党委不断加大党建经费投入,深入推进党在农村基层的阵地建设。今年投入15万元对料坑村总支部办公楼进行修缮,进一步优化办公环境;在保障党员活动经费情况下,按农村党员每人20元,其它党员每人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党员活动经费;对去年软弱涣散党组织湾中村奖励5万元作为党建后续经费;投入5万元帮助全镇8个总支、20个支部开展“一坊一室”等党建阵地建设,今年完成了17个工作坊的建设,占总任务数的85%。深入推进驻点联系工作,今年以来,该镇干部驻点联系群众1785户,收集群众诉求437项,完成处理421项,完成率达96%;全镇有1个镇级公共服务平台和8个村级公共服务站,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建设全覆盖、服务全天候、内容1+N、窗口综合化的格局,采取“窗口式、流动式、代办式”三种服务,今年以来共为群众提供服务2817人次,受理报备、报批业务720宗,开展交易业务502宗,总成交额213.7万元;积极打造党建综合示范点,创建了楼下村党总支为县级党建示范点;湾中、步郎为镇级党建示范点和县“两学一做”建设示范点。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形成了公共服务、“两学一做”、“三资”管理等各有特色的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