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近年来,云浮市植根文化沃土,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机制,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扩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空前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云浮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步伐, 文化建设呈现出百花争妍、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连滩举行民间文化艺术节 (记者 刘烁 摄)
禅文化方兴未艾
2011年8月8日,共建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云浮市举行,省文化厅向新兴县颁发“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牌匾。至此,广东禅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以中国禅宗六祖文化为底蕴,以禅文化创意命名的产业园区。
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列入了省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共引进投资项目28个,成功引进了广东凤铝、南粤集团、和健公司、广东养生谷、河北承德市鼎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企业集团。园区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有5个,包括中国新兴——禅宗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禅泉大酒店项目、禅净园(六祖小镇)项目、中国禅都·新兴禅园养生谷项目、藏佛坑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景区项目。今年,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被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确定为全省首批8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之一。
围绕着云浮市提出的打造“四新一特”产业开展工作,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化,大力加强禅宗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有机融合禅宗文化优势和旅游优势,实现文化和旅游紧密“联姻”;发挥禅宗祖庭地位优势,把“禅宗文化”作为主打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据了解,今年,园区核心区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积极开展创建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温泉度假业、配套服务业、禅文化研发产业、节庆会展业、主题房地产业、生态绿色产业等七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广东新兴·中国禅都”。
石文化斐声中外
云浮,有“石都”之称,它有着400多年的石文化历史,云浮石工艺精湛闻名全球。丰富的石材资源为云浮的石文化增添了不少内涵,闪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使“云浮制造”成为世界石工艺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近年来,随着“文化、科技、创意”元素的融入,云浮石工艺精品日新月异,精品化、创意度、附加值不断提高,艺术价值不断提升。
为打响石艺文化品牌,云浮市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国际石材科技博览会和七届石文化节,还与省文化厅联合举办“广东省(云浮)石艺创意大赛”、“石材工艺大师评选”活动。
以文化助推石艺产业优化升级,探索推进石艺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文化与旅游和经济的融合、突出石文化元素与内涵、突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突出传统与创意、突出交流与合作,推进石艺产品走出去步伐,全方位展现中国石艺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及市场前景,展现“云浮石艺”的无限魅力与勃勃生机。近年,云浮市还设立广东石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云浮市观赏石协会、云浮市青年石材文化产业交流促进会、云浮市工艺美术行业学会,有力地推动了石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打响云浮石文化品牌。
云浮市一直致力于挖掘、传承和保护石艺文化,对民间石材工艺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做进一步考证和研究。目前,《云浮石艺》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云浮市还设立“云浮石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云城区山城石雕厂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
打响南江文化旅游品牌
近年来,云浮市在古南江流域开发节庆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历史旅游等特色项目,依托“塔庙学宫”、“古屋民居”、“风情歌舞”等重点项目,形成文化旅游优势,打响南江文化品牌。
目前,云浮市现存较完整的传统村落34个。近年来,大力实施“乡村记忆文化保育工程”,以政府奖补、搭建保育平台等形式,引导社会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馆共25个,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示范基地5个,有力推动了云浮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云浮市将兰寨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管理的示范点以及文化强县建设的突破口,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以文化促经济,以文化促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云浮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依托南江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元文化等资源,举办南江(连滩)民间艺术节、油菜花节等大型活动,加强古建筑活化利用,提升建设十德文化馆、状元进士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系列历史文化展馆,建设云浮兰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博览馆、南粤古驿道展览馆,筹建“诗礼传家”民办博物馆。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南江古韵新村建设,改造提升正己绿廊文化景观,做好生态文化文章;改善农家旅馆经营环境,擦亮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写生创作基地品牌,进一步提升状元文化体验游、古村落生态游、南江风情游等文化旅游品牌质量。今年以来,先后有6所高校1500多名师生、两广美术家协会50多名艺术家到基地开展写生采风创作等活动,并举办兰寨写生基地高等美术院校优秀美术作品联展。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南江(连滩)民间文化艺术节、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郁南站比赛期间,兰寨接待社会各界游客合计20多万人次。
此外,云浮市以磨刀山遗址为核心,规划建设广东郁南磨刀山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公园,把磨刀山旧石器文化及南江文化打造成为国内外文化知名品牌。
文化惠民实现全覆盖
2015年,云浮市2家“职工书屋”被命名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4家“职工书屋”被确定为“全省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这是云浮市加强职工书屋建设,依托职工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素质教育、职工阅读活动所取得的硕果。
五年来,云浮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府投入、管理等政策措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的目标任务。目前,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全面建成并不断完善,现有文化馆6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其中2014年,云浮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校地共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模式,云城区图书馆(新建)成为全省探索实施校地共建典范;镇级综合文化站63间、公共电子阅览室63间;村级(社区)文化室965间、公共电子阅览室965间,农家书屋1020家,村级文体广场200个。建成3厅以上数字影院8间、单厅数字影院1间,实现了县级多厅现代数字影院全覆盖。此外,还完成了“户户通”工程建设16997户,实现了全市户户通广播电视目标。
群众文化 “铺天盖地”
吃过晚饭,天色渐暗,云安区都杨镇榃容村委的潘阿姨就来到村委门前的文体广场和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她说,自从2014年5月广场舞进村后,村民们渐渐喜欢上了这项文化活动。现在村民通过跳广场舞,不仅心情愉悦、身体健康,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许多。广场文化活动是云浮市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也是云浮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广场舞蹈队200多个,参与人数达3万多人。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根基。五年来,云浮市以“节庆活动”和“石文化节”、“六祖文化节”、“南江文化节”为龙头,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闹元宵大型广场舞会被文化部评为“特色广场文化活动”;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我们的节日”活动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实现了传统特色文化多元化、经常化、品牌化;以文化广场为载体,大力实施文化活动“十个一”工程,文化广场活动已从城市延伸到乡村;凸显农村文化活动特色化。大力支持乡村祠堂文化建设,鼓励引导各地举办庙会、诞会、歌会、舞狮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各类演艺、创作、民间绝活展示等传统、特色文化活动,举办“云浮市民间艺术展演大赛”、“民间艺术网上大汇演”;深入开展“欢乐乡村”、“田野欢歌”、“文化大舞台”等农村文化活动。55个群众文艺社团、46个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100多个村级广场舞蹈活动点都获得政府扶持;每年组织开展送戏下乡150多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基层群众享受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