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新村美景入画来——云浮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综述

2013-12-17 10:15:23 来源:云浮日报

如今,走进云浮乡村,极目乡村田野,如画的村庄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路畅、水清、房靓、村洁,农民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到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干部群众鱼水情深的动人场面,这是云浮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带来的喜人景象。

一年来,云浮市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以人为本、群众主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为原则,以“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为方法,统筹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目前,云浮市建设生态文明村2920条,占全市自然村的33.8%,在建生态文明示范村328条,共投入资金4.24亿元。生态文明村建设让云浮以自身独具特色方式,演绎着今日粤西农村建设的“春天的故事”,唱响一曲新时期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把“金钥匙”打开三把“锁”

近年来,云浮市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一些农村面貌依旧、村镇建设零乱无序、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农民素质参差不齐,致富能力较弱,陈规陋习比较严重;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使云浮市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争创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云浮”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

时间定格在2013年1月。在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作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市直副处以上、县级正科以上的干部回家乡或挂钩一条自然村,带动群众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与群众一起推动农村新发展,目前,全市共有2945名科级以上干部投身到家乡建设当中。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与此同时,云浮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农村的各个建设领域,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人文,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资源利用集约化、农民生活小康化、规划布局科学化、村容村貌整洁化、自然景观优美化、村风民俗文明化、村务管理协同化、社会秩序和谐化,构建“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农村改革发展体系。由此而来,一把破解农村“最大问题”的“金钥匙”在云浮开启,打开了农业产业转型、生态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的“三把锁”。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建设生态文明村以来,云浮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39个,辐射带动农民14万户,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今年,预计全市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将达301.5亿元,户均参与产业化经营收入7395元;开展了公共服务入村、村道硬底化、村庄绿化等活动,建设了一大批文体设施;在整治农村环境方面,实行“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分类”,基本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曾经有人说过,中国城市像欧洲,村镇像非洲。

如今,这种说法在云浮站不住脚了。走进云浮,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秀美的水墨画:群山环抱,碧水流淌,洁净的水泥路蜿蜒村间;黛瓦白墙,竹影摇曳,恬淡的农家庭院沐浴在阳光下;橙黄橘绿,硕果累累,如画的千山万岭成了“绿色银行”……

建设生态文明村,从何入手最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厕,这几件事农民最容易得实惠、最乐意干。“垃圾清理了,村庄干净了,只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会让农民在建设中更加自发投入”。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支书秦木养对此深有感触。

云浮市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 坚持不搞千篇一律;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的理念付诸于实践;走平坦路、住整洁房、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节能灶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同时,根据各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文脉、产业基础等因素,整合宜居镇村、卫生村、幸福村居、名镇名村等新农村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和外出乡贤参与建设,发动村集体投入0.62亿元,群众投资投劳0.75亿元,外出乡贤投入0.99亿建设生态文明村。

此外,云浮市将目光和行动聚集到发展新产业上,奏响了农民发展致富进行曲,确立了果业、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及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撑起了云浮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骨骼”。

新农民引领新风尚

近日,在云安县前锋镇,农民老刘由于参加了村里开办的农民夜校,学会了“上网淘金”,获取了最新的农业信息和技术。他一改过去传统耕种方式,开始种植马铃薯、何首乌等特色农作物,年纯收入增加6000多元。

建设生态文明村,培育新型农民至关重要。云浮市把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云安县前锋镇崖楼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电脑远程教育平台,建立起以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民夜校”,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相信科学、利用科学,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夜校与过去以“扫盲”、“教文化”为主要目标的农民培训不同,它更注重的是互动教学与传授科学耕种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如今,在农村学科技、知荣辱的人多了,信迷信、看风水的人少了;懂政策、守法规,勤劳致富的人多了,酗酒、打牌,好逸恶劳的人少了。

目前,记者了解到,云浮市各镇街均建立起农民培训中心。此外,整合阳光工程、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等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优化配置,逐步建立起市、县、镇(街)、村四级全覆盖的农民培育新体系,一批新型农民呼之而出。

农民的农业科技、职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可是他们的文化、经营、健康和道德四大素质该如何得到提升?云浮市以提高农民素质、倡导社会文明风尚为着眼点,结合创建省文明城市等活动,在广大农村中开展了以“塑造新风貌”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 向农民群众广泛深入宣扬正能量。同时,挂钩干部、村集体、乡贤理事会协调联动,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制度,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优秀文化,强化了农村社会建设、社会事务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促进了农村协同共治、和谐文明。


作者:朱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