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平凡之家绽放幸福花——记云浮市“最美家庭”贾锦珍家庭

2016-09-05 19:07:23 来源:云浮日报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连滩镇兴盛社区,提起贾锦珍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妻子贾锦珍是一名平凡的农村妇女,丈夫江建南是社区干部,上有一位老人,下有一双儿女,他们一家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夫妻恩爱、互相提携,言传身教、教子有方,尊老团邻、热心助人,勤劳致富、节俭持家。他们用平凡小事、点滴情怀,诠释了爱的真谛和家的温馨。

  夫妻和睦,互相尊重

  江建南作为社区干部,平时工作任务繁重、琐事较多,家庭管理的重担压在了贾锦珍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用行动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

  在开展联系群众工作中,江建南经常顾不上吃饭就到群众家中,贾锦珍为了让丈夫和孩子回家后能马上吃上热饭菜,在家做饭时总是计算着时间。平时,江建南提出帮助外出群众垫支购买新农保等,贾锦珍也二话不说尽量从家里挪出钱来支持丈夫。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它就像催化剂一样,使他们全家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味。平时夫妻俩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结婚21年,夫妻俩从未红过一次脸、拌过一回嘴,用自己的努力和宽容善良之心,维护和建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孝敬老人,教子有方

  2005年,贾锦珍家公江桂钊因患上帕金逊症双腿完全失去行走能力。孩子年幼需要照顾,家里的蚕丝厂经营人手不足,家公的病使这个家庭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但为了使家公保持良好的心情养病,贾锦珍夫妇一句埋怨也没有,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特别是贾锦珍,十年如一日服伺着现已年过八旬的老人,每天帮老人擦洗如厕、穿衣解袜、搀扶行走等,毫无怨言。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在她心中,丈夫的父亲就是她的父亲。

  贾锦珍夫妇照顾老人的行孝之举为两个儿女提供了榜样,两个孩子从小不用父母操心,孝老敬亲的道理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下一代的血液里。

  勤劳持家,勤劳致富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使江建南、贾锦珍一家放开手脚干事业。1995年,贾锦珍与还没成为社区干部的丈夫多次考察邻镇东坝的种桑养蚕业后看到了商机,他们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蚕丝被经营,在东坝镇深步村经营蚕丝收购,在连滩加工出售。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由于他们诚信经营、本分做人,蚕丝被很快打开了销路。

  在丈夫成为社区干部后,蚕丝被的工作便由贾锦珍一人和请来的一名帮工“一脚踢”。现在,夫妻俩的蚕丝被生意由原来的小生意变成了如今年营业额上百万,家庭收入翻倍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也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团结邻里,乐于助人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这种爱是小爱,可贾锦珍家庭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甚至是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当得知丈夫住在都城的侄子因父亲病故家庭经济突然陷入困境后,贾锦珍一家立马向其伸出关爱之手。从侄子小学六年级开始,就一直慷慨解囊,供其学杂费和生活费,逢年过节关心问候不曾间断,直到侄子跟随其母亲回哈尔滨。平时,他们一家一直乐于关心邻里,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他们一家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帮助。作为社区干部,江建南还常率先示范,带头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对社区的留守儿童等困难家庭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夫妻两人的谦和热心,左邻右里总是伸出大拇指称道:这一家没得说!

作者:黄宇敏,云妇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