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新兴县: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展现禅意生态河岸美景

2016-10-24 19:48:58 来源:云浮日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千百年来,先民们一直择水而居,因水而兴、因河而美,人与水和谐共处演绎了一出又一出关于母亲河的伟大颂歌。地处珠三角边缘山区的新兴县,高山、丘陵纵横,河流水系众多,河流历经不断的演变,产生了各异的形态,加之经济高速发展,河流原生态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淤积、崩岸、阻水植物蔓生、水质脏差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小桥流水人家”成了不少人往昔美好的回忆。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是新兴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时至2015年初,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以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按照“清障清违先行、清淤护岸并重”的原则,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问题,切实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在实现防洪安全的同时,也为强化河岸景观建设和生态建设,改良河流自然环境,彰显中小河流魅力提供改造条件。结合省、市治理中小河流的工作部署,新兴县提出新兴江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和要求。该县水务局加大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列入省2015年度中小河流综合治理9个试点项目之一。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2.77亿元对新兴江及廻龙河、簕竹河、共成河、船岗河、集成河等共130.06公里河道进行整治,通过清违、清障、清淤、固脚、护岸等治理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恢复河道自然生态。

廻龙河:河道变宽 河堤变绿

走进位于东成镇政府门前的廻龙河(东成段),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整治,昔日污水横流、河道拥堵的河段,现在实现了河道变宽、河堤变绿。傍晚,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沿河散步,或在河边绿化带休憩、聊天,人水和谐的景致格外令人赏心悦目。

说起这廻龙河的环境改变,得益于新兴县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据了解,廻龙河(东成段)作为廻龙河的子项目之一,全长约10公里,涉及碧塘、布乾、楠村、古院、扶桂、东瑶、都斛、布填等村委。工程内容主要以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恢复河道功能,提高抗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实现河道的健康良性发展。去年以来,该县致力把廻龙河打造成“水清、地洁、岸绿、景美”生态环境,加速了绿色发展进程。本次整治除实施疏通拓宽河道外,还针对河道漂浮物、垃圾和障碍物清理,实施底泥清运、水系疏通、清淤换水,对边坡土方开挖、浆砌石护坡和景观提升等工程。

大南河:恢复生态环境 提升防洪能力

“现在河岸两边环境变美了,河道也通畅了,以前的烦恼也消除了,大家现在早上愿意出来晨运,晚上喜欢散步,不仅治理好了河道,也为村民增添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家住六祖镇集成河边的雅冈村梁婆婆谈起河道的变化,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

作为新兴县中小河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之一,大南河整治后的变化,当地群众有目共睹。“河道未整治之前,这里杂草杂树乱长,垃圾成堆,蚊虫滋生,每逢暴风雨天气,还出现过水浸屋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家人的日常生活甚至人身财产安全。如今,这一带河道开阔平整,卵石散布在河床里,河水清澈见底,在两岸绿树花草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外布前村黎支书对河道治理带来环境提升也竖起大拇指大赞一番。

据了解,大南河(集成河、船岗河试点段)自去年动工建设以来,到目前止,已完成建设任务,共计已完成清淤27公里,土方约18万立方米,格宾笼块石约6万立方米。该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陈小剑表示,由于新兴县河道20余年未得到治理,且屡受洪水冲刷,淤积严重,河床壅高,调蓄容量严重减少,造成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减弱,防洪能力普遍较低,农村河道尤甚。经过整治后的河道,提高了相应的防洪标准,使村庄和农田减少洪涝灾害。其次,由于自然河道反映了河道演变的自然规律,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保留原河道流向,做到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滩则滩,尽量维持河道原有的风格,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及原有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建设对河道自然面貌、生态环境和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

下阶段,新兴县委、县政府还将重点打造龙山河生态景观示范工程,将水安全、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融为一体,全力打造新兴禅意生态名城。主要打造六祖旅游文化度假区中心地段。项目起于六祖大桥,终于倚景桥,全长约2.5公里。通过打造“禅源广场”“归禅塔”“禅芳永传”以及“禅月玉壁”4个主题并配合绿色栈道全景呈现“禅意水”概念。中小河流治理后,新兴县中小河流终将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原生态景象。


作者:刘键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