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激发人才活力 助推医疗事业走向春天——郁南县人民医院人才工作建设侧记

2016-09-13 20:32:29 来源:云浮日报

  2014年至2016年,郁南县人民医院引进医疗专业人才逐年递增,从2014年的6名到2016年的16名,3年间共引进了35名专业人才,对医院专业进行了全方位覆盖,给每个医疗专业注入“强心针”。至目前,开展了新技术23项,开展新技术手术299例(统计时间为2014—2016年上半年),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的空白。人才的建设,助推郁南县人民医院医疗事业走向了春天。

  人才活力迸发,医院换新颜

  作为偏远山区的县级人民医院,过去医疗卫生条件较为落后,一些手术由于技术和设备欠缺,当地不少患者只得转到外地就医。但从2014年起,该院通过与外界医院合作,3年间引进了35名人才,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加速了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县级医院,该院在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等方面打造了一个范本。

  在郁南院人民医院,有关医学的知识宣传图片贴在走廊的墙上,十分显眼。“专家来到后指导医院做了宣传,旨在给当地群众普及医学知识。” 该院副院长黄泽艺介绍,帮扶的人才主要是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第二医院,在这些医院的专家指导下,医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才引进并开展合作活动后,该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过去没法医治的一些疾病也能医了,本地患者留本地治疗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11125人次,2015年12577人次,2016年上半年7016人次,平均增长12%-13%;2014年该院门诊患者183034人次,2015年207381人次,2016年上半年111413人次,平均增长7%-13%。

  2015年12月,一位右肺已受压萎缩70%,既往有肺结核、慢阻肺病史10多年的70多岁患者,胸外科完成了手术后康复,向该院送上锦旗。

  专家引进前,医院各科医疗较为薄弱,专家进驻后得到了增强,甚至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两年多共开展了新技术23项,开展新技术手术299例,开展疑难病例诊治79例,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得到大大提高,给当地患者带来了福祉。

  诚意求才,3年引进35名专业人才

  于晓圆、韩鲁浙、王华、黄健男……在郁南县人民医院门前,专家的简介一目了然,主要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第二医院等帮扶医院。他们都是该院引进来的“活宝”。

  在偏远山区,“活宝”是如何引进来的?黄泽艺说,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帮扶的契机,一方面主动物色,外出带队用诚意求贤。

  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退休教授黄健男,是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专家,曾是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耳鼻咽喉学会委员,是2014年黄泽艺带队“四顾广州”求得的贤才。

  郁南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相对珠三角落后,出不起高薪聘请,是用诚意打动了人才。黄泽艺介绍,“黄健男当初只答应来帮忙指导一年,但没料到他今年竟愿意再留本院帮忙一年。”

  63岁的于晓圆是副主任医师、普通外科专家,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他常驻该院,接受本报采访前正准备给病人做微创手术。于晓圆说,院方尽量满足他们的工作生活需求,服务周到,让他们有热情工作,合作很愉快。

  “专家和我们相处融洽,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一些专家逢年过节不回家,我们就和他们一起过!” 黄泽艺说,来帮扶医院业务开展的医疗专家逐年增加,2014年6人,2015年13人,到2016年16人,3年共引进35名。常驻专家从2014年1人增加到2016年7人。

  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医务人员素质提升

  “输血”颇有成效,“造血”还需自己。“引才”激发了郁南院人民医院的活力,但保持活力关键还需要自己大力培养本院年轻骨干人才。该院实行“传帮带”,安排本院骨干做助理,跟随这些专家学习专业技术。

  在帮扶合作过程中,技术传授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本院医生也学有所成。于晓圆介绍,如今他专业范畴的一些微创手术除了主要内容自己需要参与,其他手术助手医生便可以完成。

  为了更好地让本院医生学习医疗业务,该院常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学术讲座等活动。3年来,举办学术讲座15次,进行教学查房和手术示教共95次。此外,该院还向合作单位输送卫生技术人员免费进修各种专业学科。2014年至今,共输送了67人,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和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该院每年都会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招揽医学人才。目前,该院人才队伍已发展到408人,具有中高职称71人,通过“传帮带”,正培育一批批属于本院的医疗服务战线骨干人员。

  此外,该院高薪返聘高职称退休人才,骨干医生黎桂深是中级主治医师,已在医院工作8年,该院考虑到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决定返聘。黄泽艺介绍,因为黎桂深上了年纪,不会使用电脑开单,家人劝他留家安养,院方用诚意打动他,特意为他安排助理,方便他为病人治病。最后他决定继续留在医院。

作者:吴天喜,林朝, 区云波,叶锦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