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这里的‘蜘蛛网’,村民年年都投诉,今年终于可以升级改造了,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在罗定市生江镇旺湾村,村支书朱良才指着墙上即将成为历史的凌乱电线网,激动地对记者说。
凌乱的电线网曾是旺湾村村民心中一个沉重的包袱。多年来,村民家中的电表不但经常跳闸,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只要那家小孩出门玩耍,村民们都会照例叮嘱一句:“小心电线,不要靠近电线杆。”
今天,旺湾村的这些“蜘蛛网”将在云浮供电局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中成为历史。今年,该局投入1.3亿元专项资金对罗定市的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这一民心工程,将让该市25万群众受惠。
曾经煮饭半生熟,低电压吓走投资商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旺湾村,只见低矮的电线杆歪歪斜斜地立在村道两边,小孩子偶尔的跳跃都会有碰到电线杆的危险。电线杆之间,电线像一团乱麻纠缠在一起,乱七八糟的电线接口,让人看着都心惊胆战。
走进村民家中,只见家家户户的老旧电表上,覆满了厚厚的灰尘,有些甚至已经破损。村民朱子勤说:“这里的电线已经使用了13年,一直没有更换,电线老化严重,有时电压低到连饭都煮不熟。而且经常跳闸,大家都不敢用电煮饭,家家户户都是用煤为主。”
“去年我儿子从外地买回了一台空调,本想在夏天好好享受一下,可是由于电压低,空调的制冷也不起作用,连风扇都不如,你看,现在挂在墙上都变成摆设了!”村民李大妈说。
“电压不稳定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你看看我家里,儿子孝敬的电磁炉、电热水器都没有用武之地,光管也时亮时灭,让小孩学习很不方便,对眼睛也不好。”村民朱伯说。
朱良才告诉记者,在村里,村民用电有三怕:怕断电、怕触电、怕电压低。村民经常调侃说:“好个旺湾村,用电像鬼火,煮饭半生熟,灯管影重重”。“几年前,有外出乡贤想回来投资办厂,但最终被这里的用电情况‘吓’走了。现在村民们就盼望农网升级改造尽快完成,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朱良才说。
据生江供电所所长梁永生介绍,多年来,旺湾村仅靠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供电半径长达1.5公里,加上线径只有35毫米,甚至更细,电压低便成了常事,尤其在用电高峰的时候,时断时续的用电情况给村民带来极大的困扰。
记者了解到,在罗定市336条自然村中,与生江镇旺湾村“同病相怜”的村落不在少数。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购置的家用电器与日俱增,对用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罗定供电局统计,目前该市农村的用电缺口达到23000千瓦时,超负荷运转的变压器达到193台,应改未改台区261台,有近24%的农村电压不合格。可以说,用电,已经成为制约罗定市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
农网改造,村民用上放心电
在生江镇生塘村农网改造现场,轰鸣的工程车正在紧急调配农网改造物资,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在施工人员的手中稳稳当当地装上了台架,崭新的三相四线跨过绿色的田野,沿着村民的住所整齐有序地延展着。“有了这台变压器和这些粗口径电线,生塘村的居民用电再也不成问题了,什么冰箱、空调都是小玩意。”现场指挥人员梁永生得意地说。
在黎少镇里塘村,村民黄大姐一家正用电磁炉美滋滋地打着火锅,家里的冰箱、电视机等电器也开足马力一齐运行。据介绍,这里的农网改造项目已在今年10月完成了,变压器由原来的一台变成三台,容量也由原来的100千伏安增加到现在的515千伏安。“以前晚上的光管时暗时明,晃得眼都花了,买回来的电磁炉一用就跳闸。现在可好了,什么电器只要插上插座,就立刻正常工作起来,再也没有以前的烦恼了。”黄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用电像鬼火,电视长黑影’的现象在罗定农村将会成为过去。我们将为全市农村提供稳定、有序、安全的电力供应。”罗定供电局副局长吴小宁说。据他介绍,2013年,广东电网公司下拨了近1.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罗定农网的升级改造,整个罗定配网的建设资金也超过了1.8亿元,农网升级改造项目达到261个,将惠及罗定市25万农村居民。“我们的目标是在12月28日之前,确保所有2013年竣工的农网改造项目按时投运,争取早日为罗定的经济、为罗定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吴小宁说。
罗定供电局局长谭武英告诉记者:“今年农网项目升级改造完成后,将大大改善罗定的农网架构,提高农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而且改造后的台区预留了充足的容量,将为农村群众用电、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