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新闻报道

话语权多了 百姓更方便了——云浮市“放管服”改革十大行动计划系列报道之四

2017-12-26 09:17:09 来源:云浮日报

曾几何时,群众为了领取各种“证明”“证件”跑断了腿;企业奔走于各种手续的审批,托“关系”,找“熟人”;五花八门的证照,复杂低效的办事程序,各自为政的部门关系,让群众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不甚愉快。

12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论证大会在云浮市精彩上演。会场上,市编办会同市法制局、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对19个市直及上级驻云浮单位报送的证明事项及清理意见进行会商审核。现场内,开证单位、用证单位和审查单位三方据理力争,气氛激烈,纷纷结合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以充足的理由说服要求提供证明部门取消不合时宜的“奇葩”证明。最终,这场备受关注的大战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拟取消“奇葩”证明达38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云浮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行动计划,以为群众办事、生活便利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力求取消更多的证明事项,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创业,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环境。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进改革

找痛点难点,增群众话语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放管服”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放掉了多少权力”“省去了多少程序”这些数字成绩,而要“放”在百姓办事的最难处,“管”在百姓反映强烈的弊端上,“服”在百姓办事的最痛点,真正让群众有获得感。

在云浮市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一直坚持由政府部门“端菜”变为更多由人民群众“点菜”为中心切入改革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心、最不满意的事情入手,通过在各单位办事窗口派发“云浮‘放管服’改革意见征集活动”书,组织企业、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在门户网站开设“云浮‘放管服’改革征集活动” 专栏,努力让群众主动参与这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活动。

“群众对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市编办、市职转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收集群众的意见最能反映出云浮市政务环境或经济环境的难处在哪里,痛点在哪里,在深化“放管服”行动中实施“开门改革”计划,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是云浮市推出改革十大行动计划的重要前提和着力点。

以问题导向倒逼改革

减少“权力”,让群众少跑腿

记者了解到,作为云浮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总牵头部门,市编办、市职转办把收集“云浮‘放管服’改革征集活动”中有关问题线索,设置《“云浮‘放管服’改革征集活动”问题线索转办单》,及时将收集到的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线索转交相关单位;同时,各相关单位在办结问题线索后,填报好《“云浮‘放管服’改革意见征集活动”问题线索反馈单》,送市编办、市职转办。

在云浮市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记者查阅《“云浮‘放管服’改革意见征集活动”问题线索反馈单》发现,不少群众反映的问题都清晰地归入文件编号,而且准确记录有时间、意见人姓名、部门单位、问题意见、办结情况等详细信息。市编办、市职转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收集到的群众意见,我们会进行归纳划分为三类,对于指向明确的,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市职转办交市直部门及县(市、区)职转办协调跟进对群众反映的情况,限时整改反馈;对于一些事关全局、单个部门不能解决到的跨部门事项,由职转办专题研究召集相关部门,制定出相关改革方案,研判可行性措施解决问题,最终转化成为常态化、动态化、长效化的改革成果。

以群众反映云浮投资项目从核准备案到选址开工时间偏长为例,在经调研测算下,以往云浮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类)从选址到开工审批时限长达219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从选址到开工审批时限长达162个工作日,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城市。在此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十大行动“提速增效”计划中,目标将把社会投资类项目压缩到3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项目压缩到45个工作日,为群众或企业办事创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以此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打造与珠三角无差别营商环境。

“开门改革收集的问题就是我们改革的根源,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以问题倒逼改革,消除当前发展面临的“中梗阻”问题,打通企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改革就是不断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淘汰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制度。总的来说,整个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企业群众办事的‘爽’。”该负责人说。

以信息共享导向加强综合监管

执法更严了,扰民更少了

“以前工商年检的时候,我们需要拿着纸质资料往部门窗口来回跑好多趟。现在,只要通过网上年报公示系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完成原来的工作,省下不少时间。”近日,云城区一石材企业会计小陈在使用年报公示系统申报时,直言举措“很快捷”“很方便”。

据了解,作为推进放管服改革“综合监管”的重要举措,云浮市近年来全力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工作,落实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制度,及时把市场主体的经营信息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自年报制度施行以来,云浮市共将2941户企业、6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13811户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

同时,为有效杜绝执法人员“想查谁就查谁”,“看谁不顺眼就查谁”这样的任性执法行为,去年以来,云浮市逐步探索建立起“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制度,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对市场主体按一定比例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保证执法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监管标准不一,是监管中长期存在的痼疾。“这既加重企业负担、伤害市场公平,又容易造成任性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市工商局企业管理科负责人认为,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制度,无疑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执法队伍的安全,有利于监管的公平公正。双随机联合抽查,可达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效果。另一方面,双随机抽查还可以实现从多头检查到最多检查一次的转变,实现加强对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执法扰民。

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能够让数据代替企业和群众跑腿,也能让监管部门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适应先进的监管模式。该负责人表示,信息化管理对推进“放管服”工作,尤其是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对今后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十分有必要。“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抽查结果的信息,使失信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这些综合监管模式措施,对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该负责人说。

目前,市工商局已归集12万余户企业信息并通过云浮商事登记管理平台向社会公示,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市工商局还与12个市直部门加强协作,联合签署了《云浮市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全力构筑“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据了解,云浮市“放管服”综合监管多项改革的实施,更加有效地为市场企业主体“松绑”,激发潜在活力。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91325户,同比增长8.04%;1至10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计1742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0.85%。


作者:刘键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