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坑洼洼的泥沙路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道,垃圾满地的村头巷尾变得干干净净,新建的文化楼里、篮球场上欢声笑语……作为市后进村、县问题突出村的新兴县六祖镇河步村,通过村党支部奋发图强、凝心聚力抓整改,在短短的半年里就实现了多方位的全新转型,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后进村如今变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强班子,聚民心
在今年4月,河步村被列为市后进村、县问题突出村,如何在“后进”中突围蜕变,浴火重生,村党支部一班人痛定思痛,在整顿转化工作中从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入手。以完善的制度促工作的规范,先后制定了《村“两委”班子议事制度》、《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采纳群众意见,对财务收支、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民政救济、低保户等有关政策和指标的落实工作,在每月的村民大会上通报讨论,做到公开透明,从而赢得了村民的支持信任,重新确立了村“两委”班子的核心堡垒地位。
为改变村党员干部威信不高的状况,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了“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等活动,建立起村干部联系群众机制。要求“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群众中去,面对面访贫问苦,做到“熟悉村民思想状况、家庭收入情况和生活情况,有困难必访、有纠纷必访、天灾人祸必访”,大大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村支书叶养坚在走访中获知被强制戒毒一年后返家的村民余某某正为前途、生计彷徨,遂多次主动上门和他交心通气,嘘寒问暖,并根据余某某有一手娴熟的家居装修技能,发动其他村干部为他介绍工作,使他很快找到了工作,月均收入3000元,一家子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他从心底里感谢叶养坚及其他村干部的真心帮扶,逢人就说,是村党支部给了他新生的机会。
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河步村“两委”班子成功地扭转了以往一盘散沙、软弱无力的局面,战斗力、凝聚力大大增强。村里的致富能手、知识青年纷纷向党组织靠拢,其中有5人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3人,预备党员转正3人,党员队伍迸发出新活力,为村子走上稳定和谐的发展轨道夯实了组织领导保障。
办实事,赢民心
“群众心里有杆秤,我们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实事、谋利益,就自然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拥护,这也是我们村能够在短时间内脱掉后进帽子、阔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谈起“脱帽”过程,河步村村委会主任叶锡球告诉笔者,为民多办实事、解决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是整改工作的关键。
针对村民行路难、文娱活动难和农作物灌溉难等问题,半年来,村“两委”班子干字当头,拼字求胜,依靠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帮扶和乡贤的热心支持,筹资近100万元,完成了铺砌3公里的环村水泥道,安装路灯,灌溉渠清淤5公里,新建文化楼、农家书屋、篮球场以及4个垃圾池等民生实事。干部一心为民的行动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赢得了民心,村民们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村“两委”班子工作,踊跃投工投劳义务参加村公益事业建设,共投工投劳3000多个工日,大大加快了村公益项目的建设进程。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河步村在短短的半年里,民风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都说:“这半年,是河步村投入最多、建设最快、变化最大、发展成效最好的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