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牵手”广州市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蜂产品联农带农框架合作签约仪式,此次签约将为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助合作,构建蜜蜂养殖、生产与销售体系,打通产、供、销的产业链条,把新兴县的蜜蜂产业做成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甜蜜产业。
广东省蜂产品协会会长,广州市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莫建雄表示希望通过对新兴本地养蜂产业的调研、技术培训以及接下来与县供销系统推动的业务合作模式,可以切实提升新兴县蜜蜂产业的生态价值和蜂蜜产品的商业价值。
河头镇委书记苏伟俊介绍,此次与广州市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蜂产品联农带农框架合作签约仪式,预示着河头镇蜂蜜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迈向了更高的层次。希望双方能够本着“发挥优势、相互促进、长期合作”的原则加强全面合作,实现共同开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河头镇蜂蜜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村民养蜂热情高
走进步郎村,原本幽静的绿色天然美景被“嗡嗡”的蜂鸣打破,蜂蜜养殖户头戴纱帽,在蜂箱旁忙碌着。据悉,新兴县蜜源植物种类繁多,一直以来,农户都有养蜂习惯。河头镇、大江镇、里洞镇辖区内生态环境异常优美,花木繁盛,养蜂蜜粉资源四季不断、品质优良。其中河头镇辖区内生态环境异常优美,花 木繁盛,养蜂蜜粉资源四季不断、品质优良。该镇农户养蜂有100多年历史,共有养蜂农户235户,在养蜂箱4770箱,蜂蜜年产量达140950斤,按市场均价50元/斤来算,可实现年产值704.75万元。河头镇目前已在料坑村建立起料坑村委中华峰养殖扶贫产业项目体验店,在步郎村建立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两个蜂蜜销售点。上述两个合作社通过发挥龙头带动的作用,回收本镇和邻近镇养户的蜂蜜,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设天猫服务站,采用实体和线上的经营方式,扩宽销售渠道,围绕河头镇大湾区做好乡村旅游文章,规划实现电商兴农、旅游兴农的发展道路。
然而虽然不少村民养蜂热情高,但目前全市县及周边地区都没有蜂蜜生产许可证和注册商标,蜂蜜只能作为一般农产品,无法作为商品进驻商场、电商销售,蜂蜜“产、供、销”产业链缺乏有效衔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带动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牵手”宝生园打造甜蜜产业
为落实联农带农工作,推动新兴蜜蜂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河头镇政府与新兴县供销社一起创办了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主动对接全国蜂蜜龙头企业,中华老字号广州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省蜂产品协会,邀请蜜蜂养殖专家实地调研新兴河头、大江等蜜蜂养殖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本地蜂农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养殖水平。与此同时,广州宝生园公司将与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规范提升养蜂专业合作社,构建起“龙头企业+专家+合作社+农户”发展格局,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据了解,协议签订后,广州宝生园公司将采购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鸭脚木冬蜜、山花蜜、荔枝蜜原料。产品使用广州宝生园公司的“宝生园”商标,添加“河头禅蜜”标识,根据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要求出品不同规格类别蜜种。
广州宝生园公司将利用科研、技术、人才、信息资源,为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生产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开展科技协作攻关研究,创建新型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