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带头,战“疫”一线党旗红。连日来,太平镇医疗卫生、农村、机关、七所八站、“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党组织领导力量、党员先锋力量、人民群众力量构筑起一道道坚强的红色战“疫”防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发挥核心领导,建立最强“防控”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坚强堡垒,是带领党员、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心骨”。太平镇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书记带头,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五老人员、农村妇女等开展疫情联查联防联控工作,“全覆盖”排查村(社区)内健康情况,“全天候”对重点人员监测体温、信息登记,“全方位”向群众宣传科学防控知识,“全覆盖”对群众串门、走亲访友、举办宴席、家聚会等行为进行劝阻等,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传播”。
坚强的组织保证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面对严峻疫情,“防控前沿在哪里,党支部就在哪里,党员就在那里!”。石岗、悦塘、王香地、禤村、下沙、水浪...全镇19个村(社区)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纷纷在村口、交通接驳点、景区节点等建立一个个党员先锋岗,设立一个个临时检查站,筑起一座座红色堡垒。他们无论风雨,无畏寒霜,默默坚守,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就是要为乡亲们把好关、设好障,堵住疫情,留住健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党员,在这疫情严峻的时刻,我有责任成为一名抗疫‘战士’”,社圩村65岁老支书郑耀才说。
“在疫情面前,党员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太平镇副镇长伍锦新同志,自接到通知,就投入到了紧张的防疫工作,每天忙碌的安排着疫情防控、数据报送、上下衔接等各项工作,认真的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条信息,如履薄冰做好防控防疫工作。镇党委副书记符国洪同志,是镇防控防疫安全维稳组组长,为了抢抓时间,尽快排查涉湖北人员相关信息,他日夜兼程,带领派出所、综治中心、卫生院等部门在短短的三天内,实现了全镇“拉网式”全覆盖排查,为“防输入、防扩散”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扬先锋精神,高举最亮“防控”旗帜
“疫情即命令,防控即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太平镇党员干部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矛盾冲突面前不躲避、在危机困难面前不惧怕,齐心协力、主动担当、冲在一线,带头宣传政策、带头做好防控、带头维护稳定、带头报告信息、带头严守纪律,影响和激励着全镇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我们要保持退役不褪色,在还能动弹的时候,尽自己所能,为大家做点贡献”中黄村委老党员、退役军人甘伙海说。“一直以来,入党誓词始终在耳边回响,看到这么多党员干部都主动参战,作为青年党员,我更是义不容辞,必须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担当主力”中黄村委青年党员陈国楷说。“我们这里是革命老区,蕉山烈士精神一直激励着老中青一辈不断向前,只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我虽然退休了,但绝不褪色”社圩村委老党员刘锦灿说。还有西水村委老党员梁道新,中黄村委老党员陶辉千,人大代表郑彩洁、陈明、梁冠兴等等,他们都自愿加入到战“疫”一线,甘当先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初心和誓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么严峻的防疫形势,我们的圩镇更需要干净整洁的环境”。在街道上、在农贸市场、在交通节点、在垃圾池边总能看到一个身材瘦小、背影微驼的人在那里躬身值守。他就是麦林养,一名3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一名机关骨干,一名“十佳城乡美容师”,大家都称他“麦叔”。早上五点半至晚上十点半就是麦叔的工作区间,他默默的奋战在圩镇治理的前线,用双手和时间维护了圩镇整洁的卫生环境,堵住了病毒和细菌滋生的窗口。“虽然快退休了,但我仍老当益壮,还可以发挥余热,在疫情防控上,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上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动群众力量,筑起最牢“防控”壁垒
人民战“疫”,人民打!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如今我们仍然要紧紧依靠人民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太平镇各基层党组织突出政治功能,积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汇聚群众力量,使广大群众形成防控疫情的共识,主动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贡献自身力量,筑起了抗击疫情群防群控的最牢防线、不倒长城。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是退役军人,遇到这样的特殊时期,更加应该挺身而出,彰显本色,保卫家乡。”上沙村退役军人、老干部梁绍权本来计划今年到邻县外嫁女儿家中过年,在村委的号召下,他毅然打消了念头,主动申请参与卡口值守。新兴县这几天早晚气温都比较低,有时候还飘着小雨,但梁绍权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从大年初二开始,他每天都只是在中午轮班时才回家吃个饭,吃完后又马上赶回到值守岗位,无怨无悔。
疫情无情,人有情。河村村委防疫检查岗处,大家在忙活着检查过往车辆的时候,一对从村内跑来的男女在桌上放下了一包东西。村委干部立即认出了男子是本村村民黎松洋,仔细看才发现他们拿来了一包口罩。原来黎松洋和妻子商量好,把家里剩余的40个口罩捐献出来,给防疫一线的“战士”。当村委干部说想要为黎松洋拍个照片的时候,他确不好意思的转过头去。“其实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正好家里有这个(口罩),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谢谢你们,加油!”黎松洋妻子在看到值守干部戴上亲自送上的口罩后,开心到合不拢嘴。“这几天一直都有人来送东西,口罩啊、饮料啊、早餐都有,看到村民群众都这么支持工作,我们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驻河村镇干部欧振翔激动地说。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先锋,群众就是力量,疫情在哪里,党旗就在哪里高高飘扬。疫情面前勇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农村社区疫情防控是最薄弱也是最庞大的一个环节,广大党员干部用手扛起了一面面旗帜,追逐逆风路上的繁星,用心凝聚了一名名群众,筑起了新时代战“疫”不倒长城,他们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始终作为自己最高的宗旨,他们何尝不是抗击疫情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