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植树节,我们想邀请绿化专家技术团队到场指导植树活动。”近日,各镇纷纷向县委人才办致电下单人才服务需求。
为了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学种植、有效管护,郁南在今年年初即组建郁南县乡村绿化人才服务团队,搭建起“2+1+7”专家技术团队赋能乡村绿化工作,推动农学、绿植等相关专业人才常态化汇聚基层一线、服务乡村绿化,并在2月中旬组织召开县乡村绿化人才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工作、梳理问题、畅谈建议,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全力为春季植树提供科学指导、技术支撑。
建立绿化人才团队,选好乡村绿化的“技术员”
“省关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在推动乡村绿化建设中,我们要从科技支撑、人才支撑上多思考。”县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回忆成立技术服务团队前的想法。
为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前期,县委人才办摸底全县绿化人才总量,并建立绿化人才数据库,坚持“靶向用才”,深度结合区域种植特点与实际需求,从人才库中选取24名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绿化专业人才,组建起绿化人才服务团队,其中聘请2名高级农艺师作为团队技术顾问,成立1支县级服务服务团队,分设7个镇级技术服务工作队,并融合林业系统218名县镇村绿化技术指导工作人员,实现县、镇、村三级乡村绿化技术服务全覆盖,为全县推动乡村绿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提供全面科学指导,当好乡村绿化的“服务员”
“泥袋未撕、枝叶未修、土壤未松……这些问题在当前绿化种植过程中十分普遍,还有镇、村不知道我们有乡村绿化服务团队。”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在会议上反馈的问题引起团队成员共鸣。
为提供全面科学种植指导,我县提出“点单式”绿化服务模式,实行“基层党支部点单、县委组织部下单、专家人才接单”的“三单制”,打通乡村绿化技术指导通道,截至目前共收集镇村“下单”绿化技术需求46个,开展实地指导达100多场次;同时,建立镇级乡村绿化技术指导微信工作群,搭建起“线上+线下”技术服务平台,零时差、零距离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为镇、村两级提供技术咨询、问题答疑,常态化开展种植培训、管护培训等活动,帮助纠正镇、村苗木选取不规范、绿化规划不完善、苗木间种不合理等问题一批。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用好乡村绿化的“管护员”
“现在每天各镇有人植树,我们团队人数有限,不能满足所有服务要求,各服务团队应当结合当地常种植物,希望能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种植指导意见、管护技术要点。”县乡村绿化服务团队有关成员分享自己的体会。
为破解“人员少需求大”的问题,在林业部门及团队技术顾问指导下,以省《乡村绿化工作导图小册子》为指引,镇级服务团队结合15个乡镇常种树木品种,编写了镇级苗木种植、养护技术要点,囊括了黄皮、蚕桑、肉桂、含笑等常见品种,对种植选址、注意事项、管理技术、修枝剪叶、病虫预防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让群众能直观明了地掌握种植要点、管护关键;同时,为突出人才作用发挥,县委人才办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对服务团队进行“一次一评分、一周一统计、一月一收集、一季一总结”,通过每次对专家人才服务进行满意度评分、每周统计报送服务团队工作情况、每月动态收集镇村技术需求、每季碰头交流总结工作经验等方式,推动人才支持和服务乡村绿化见实效、见长效。
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苗木24万株,打造“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人才林”“巾帼林”等主题林97个,推动建设“美丽庭院”721户。据了解,县乡村绿化人才服务团队共下沉镇村开展种植和管护技术服务117人次,开展线上服务51次,收集技术问题需求49个,累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95个,积极指导全县各镇科学种植、有效管护,在推动绿美郁南生态建设中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