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郁南县库 > 新闻报道

郁南县大方镇:退伍军人回乡变身领路人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4-15 09:45:21 来源:本网

走进郁南县大方镇金宝埂梅明猪场,几千头生猪在猪栏里熙熙攘攘,工人们在猪场里穿梭,有的在投喂猪群,有的在清洁猪栏,有的在检查猪仔的健康状况.......现场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作为梅明猪场的合股人兼创始人,梅波正在耐心地指导着猪场的生产工作。


梅波,三和村党支部书记,大方镇三和村人,2004年入伍,在服役期间曾在部队荣获个人三等功。2008年退役后,梅波在深圳一间模具公司工作。在步入新时代之后,全国乡村振兴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时在深圳一线城市发展,但是梅波始终心怀家乡发展。2017年,梅波在得到家人的支持下决定离开模具行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的振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排除万难,化身创业致富带头人。回到家乡大方镇后,梅波在山上看到眼前的山地除了种植巴戟天外,几乎无其他产业。“大方乡亲勤奋朴实,决不能让他们过贫穷日子。”站在山头上的梅波坚定地说。方向有了,意味着接下来就是寻找适合的创业项目。


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随着大批生猪感染猪瘟,流入市场的猪肉大量减少,物以稀为贵,猪肉价格大幅上升,当时平均一斤普通的猪肉在20元以上,对于发展生猪养殖业,在当年既是巨大的风险又是巨大的机遇。“这波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是总会有过去的一天。”随着当年敢于养猪的人越来越少,梅波渐渐瞄准了价格高涨的猪肉市场,决定抓住机遇发展生猪养殖业。


当梅波将发展生猪养殖业的想法告诉弟弟梅明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养猪”,迎难而上。“兄弟同心,其利断金。”2019年,梅波和弟弟梅明在家人的支持下各投入60多万元在太平村金宝埂建设占地面积12亩的生猪养殖场,同时积极带动大方、太平、上福、五丰村入股猪场,猪场初步养殖1000头生猪,并雇请6名村民帮忙日常打理经营。面对从未涉足的养殖技术,骨子里不服输的梅波,发扬军人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扑下身子,一边向书本学、向农民学、向养殖专家学,潜心钻研养殖知识,一边跑市场、搞调研、做策划,打通销售渠道。


如今,在梅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金宝埂梅明猪场平均年产6000头生猪,每年纯利润保持在9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了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梅波也成为镇里的致富带头人。



图片



倾听民声,化身基层治理“领头雁”。梅波除了是一位退役军人外,还热心公益,积极服务群众,2020年被村里选举为三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部队退役16年,从一名普通战士到猪场合股人再到“兵支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心回馈家乡回馈社会”是梅波朴素的目标。


自担任三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梅波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畏困难、积极奋斗,大大改善了村内群众生活水平。当梅波听到群众反映有些自然村里的水泥路还没有普及,一到下雨天,村里的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有时会因为地滑而摔倒,出行非常不便。梅波知道后,迅速组织村两委干部召开会议,大家一致认为修建村里的硬底路是当务之急,决定将其纳入村委民生工程。随后,梅波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和项目支持,经过一番努力,上级部门也决定给予拨款。之后,三和村便完成了石龙、坡肚、办塘三条自然村通行政村“四好公路”建设,道路硬化5.199公里,道路实现通车后,梅波和村委得到了村里乡亲们一致好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梅波主动申请了多个民生项目,并推动项目落地。如对三和小桥危桥重新建设、将增西口至三和段公路进行“单改双”建设、兴建5个储水池、升级改造旧小学作为新党群服务中心等,不仅完善了村里基础设施,普惠群众,也让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服务。  



图片


俯下身子,化身绿美建设践行人。“乡村要发展,也要留住乡愁。”曾远在深圳打拼过的梅波深有体会。在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梅波乘住党建引领乡村绿化的政策东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各自然村进行详细摸查,制作行政村、自然村绿化点位图,落实挂图作战。积极发动乡贤群众以及县直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返乡投资投劳,全面推进乡村绿化美化。2023年以来,动员乡贤群众捐款3.88万元,组织全村开展绿化活动10场次,在全村“四旁”、“五边”等区域种植油茶、桂苗、嘉宝果、莲雾等树苗1040棵,大大绿化美化了村庄环境。


“自从梅波担任我们的村支书以来,桥修好了,路也加宽了,环境比以前舒适多了,家里的经济也赶上了,感谢他的辛勤付出,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关怀。”三和村的谢姨感激地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