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来,郁南县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运用“党建引领+美丽庭院”的工作理念,以“党建引领、巾帼示范、党群共建”的模式,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在全县铺开。郁南县建城镇地心村党员郭水泉家的庭院里绿意盎然。“院里植物突出绿色,配以桂花、葡萄这些不同层次的花卉绿植点缀,遮雨棚下的竹桌上茶气氤氲,适合三俩好友一起闲坐……”郭水泉介绍着自家庭院设计理念,看得出他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像这样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在郁南还有2519户。郁南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机关联基层 共创美丽庭院”活动,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亮出身份,带头回乡创建自家“美丽庭院”,引领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以“党建红”引领“庭院美”,把庭院建设与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助推“美丽庭院”带动绿美郁南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世界无核黄皮公园边上的建城镇陈屋村,村民们习惯在院内堆积杂物,对“美丽庭院”建设的概念理解不够充分。为此,郁南县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通过“干部夜访”走村串户发放倡议书和宣传册子,引导鼓励村民通过参与庭院建设获得积分兑换绿植、花苗、花盆等物资。“我想把自家庭院打扮得美丽点,让大家看见变化、看得开心,这样和美乡村建设就会有更多村民行动起来、参与进来,让‘小美庭院’扮靓‘粤美乡村’。”建城镇便民村党员周志艳主动打造自家庭院,种植了茶花、雏菊、九里香等花卉树木,让庭院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营造了“房在绿中,人在花间”的氛围。受周志艳的感染,作为退休老师的公公加入到了庭院的日常养护,学设计专业的儿子也返乡为村里“四小园”和“美丽庭院”打造出谋划策,用一家三代之力将自家庭院打造成绿色典范,辐射邻里,共同绿化美化了整个乡村。截至目前,全县200村(社区)全覆盖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其中有477户党员干部家庭建成了“美丽庭院”,党员唐楚冰家庭院更是被评为2023年省“美丽庭院”。郁南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巾帼行动,通过激发广大妇女及家庭参与动力,以点带面推进“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结合乡村绿化美化开展房前屋后植绿栽花、庭院规划设计、乡风文明建设等指导和服务,率先在党建引领乡村绿化首批观摩示范点桂圩镇打造示范行政村2个、示范自然村40个、“美丽庭院”251户,建城镇打造示范行政村2个、示范自然村40个、“美丽庭院”242户,让群众赶有标杆、学有榜样,以点带面推进“美丽庭院”创建。郁南县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一方面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观摩活动暨工作推进会,实地观摩“美丽庭院”示范村、示范户创建情况,通过分享经验、座谈交流,互学互鉴互促提高“美丽庭院”质量,鼓励群众充分利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发展庭院经济。另一方面,邀请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组成“庭院设计专家组”到县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添砖加瓦,提供技术指导,并发挥省、市、县“美丽庭院”获得者的作用,邀请他们分享“美丽庭院”打造经验,指导村民布置庭院、物品收纳、绿化美化。桂圩镇龙岗村的徐英既是一名在职教师,也是龙岗村互助队的成员,她家庭院内种植了品类多样的绿植且长势良好,下班等闲暇时间就对绿植进行养护修剪,阳台、围墙上摆满造型各式的罗汉松,还利用了废旧的石磨作为庭院的摆景。自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巾帼行动以来,她积极响应号召,主动邀请邻里到自家庭院观赏并分享种植、养护心得,动员村内的群众积极动手,参与庭院绿化美化,扮靓自家庭院。郁南县坚持党群共建,着力做好“乡村绿化+庭院经济”文章,谋划“美丽庭院”与乡村特色产业相结合,依托古树名木、田园风光、美丽庭院、传统村落等资源,持续扩大无核黄皮、金煌芒、黑叶荔枝、油茶等绿色富民产业种植规模,探索“文旅融合”“赏花摘果”“农家乐”等绿色创新发展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庭院致富相互促进,实现绿、美、富一体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庭院”,因村施策是关键,精耕细作“美丽庭院+”文章,助力“美丽经济”是重点。郁南县充分发挥村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绿富结合、赏食共用”建设“美丽庭院”的理念,鼓励村民利用废弃的瓦罐、轮胎等巧妙地转变为种植紫苏、葱蒜、艾草、辣椒等食用绿植的载体,“变废为美”持续推动乡村“美丽庭院”提档升级。宋桂镇白花村刘火兰的庭院,家门前种有几棵桂花树和茶花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庭院内两排整齐划一的吊兰挂在屋檐下,在庭院的角落,蜡牡丹和海棠绿植点缀其中,底下的废弃瓦罐上还种植了艾草、圣女果、五彩辣椒等食用绿植。“我们家在改造院子的时候,村支书和妇女主任也来帮忙了,现在新提升的院子既保留了我们生活食用的配菜,又吸引了人流来赏花喝茶,这样的‘美丽庭院’升级我们很赞同!”刘火兰笑嘻嘻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