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村位于东坝镇西北部,辖区面积13.7平方公里,下辖3条自然村。自2024年被推荐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来,龙塘村聚焦下好下活“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这盘大棋,谋篇布局,全域推进,凝心聚力抓党建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跑出典型村建设“加速度”。
党建引领聚合力,先锋先行展风采
组织引领强基础。龙塘村紧握“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契机,秉持“领民、利民、便民、富民”原则,按照“党建引领、党员先锋、群众主力”思路推进工作。成立以镇驻村班子为组长、村党组织书记为副组长的典型村创建工作小组,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典型村建设“大家谈”座谈会,对典型村建设工作进行动员宣传,累计召开相关会议25次,营造出上下联动、齐创共享的浓厚氛围。
党群共建聚合力。通过举办“百千万工程”大家谈、乡贤恳谈会,开展入户“夜访”和“百千万工程”主题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并组建“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积极投身群众思想动员、拆违治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1300余人次,拆除危旧房屋95栋,面积达5833平方米,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00余处,清理垃圾废料约80吨,构建起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完善设施惠民生,精耕细作提品质
补齐短板促发展。龙塘村紧盯人居环境整治“硬指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倾心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借助驻镇帮镇扶村资源,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设450米,建设小广场1座,安装路灯23套,建设垃圾收集点128个,极大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目前,龙塘村人行道、停车位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新建人行道400米,规划停车位50个,乡村的面貌正在逐步改善。
创新理念提品质。坚持“内研外学、建管并重”理念,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到兄弟镇(街)观摩学习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开展“百千万工程”交叉检查、联动监督活动等。压实村级监督管理和施工方质量安全责任,强化细节管控,确保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通过项目建设和示范带动,完善了基础设施,强化了公共服务,促进了产业发展,提升了村级服务能力,探索出适合龙塘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创新模式促融合,绿色产业添活力
龙塘村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加工、山林立体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创新“板上光伏发电、板间畜牧养殖、板下南药种植”产业模式,全力推进大唐郁南东坝镇8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大唐项目已基本完成土地流转1800亩、土地权属测量1760亩和升压站址建设等工作,并将农业种植生产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在板上,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板间畜牧养殖,板下可种植南药、桑树等经济作物,为农业生产增添活力。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拓展了南药产业覆盖范围,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农业种植收益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
基层治理谱新篇,多措并举保和谐
网格治理优服务。全面推行“网格化+清单式”模式,建立“问题发现+定期研判”“清单+闭环”机制。通过走访了解群众需求并制定清单,收集“点单”意见,网格员“接单”研究解决。针对龙塘村作为圩市集散地的实际情况,精准制定任务清单,包括规范市场秩序、优化交通流线、改善环境卫生等。村“两委”运用“四议工作法”确定整治改造方案,在网格长指导下推进工作,赢得群众好评。
文明乡风润人心。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通过发放倡议书、入户走访等形式,与村民亲切交流,宣传文明新风尚,引导群众参与乡村绿化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累计夜访800余户家庭,发放倡议1800余份。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和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制定“门前三包”“党员护树”等责任制度,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污水乱泼乱倒、畜禽乱撒乱跑等乱象,让文明之风吹遍龙塘村的每一个角落。
平安建设守家园。积极推行“党建+协同共治+平安建设”工作模式,持续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和“雪亮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驻村法律顾问作用,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利用村广播宣传禁毒和反诈信息,增强群众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让村民们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