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库 > 郁南县库 > 新闻报道

“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丨大方镇:激活“一三九”工作机制 赋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

2024-12-09 15:28:17 来源:本网

今年以来,郁南县大方镇上福村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合要素,建立“一三九”工作机制,迅速下沉一线全力以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风貌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相关工作,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持续深入。

锚定“一个体系”

压实干部责任链条

制定一个方案。制定了《关于印发大方镇领导班子联系“百千万工程”省市典型村工作方案的通知》,组建由镇委书记作为总指挥,镇委副书记、镇长为第一副总指挥,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上福村党支部书记为副总指挥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驻镇县领导靠前指导,县直部门协调联动,镇领导班子驻点带队的指挥体系,全面推动上福典型村创建工作落细落实。

组建一支队伍。16条自然村均组建一支攻坚队伍,每村配备1名村干部,2名镇干部,2名联络员包片推进典型村创建工作。全体镇干部、各非典型村干部到上福村进行结对包点,坚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要素”挂点全力攻坚,聚焦垃圾乱丢、污水横流、乱堆乱放、禽畜放养等问题重拳整治。

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一日一调度,一周一汇报,一月一总结工作机制,及时对典型村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部署,推动工作落实,总结提升工作方式方法,并对优秀的工作经验进行推广,以“明星”自然村示范带动其他自然村加快推进村庄建设步伐,提升典型村整体建设水平。

图片

践行“三生理念”

绘就村落特色图景

融生态。结合各自然村的自然地貌,因地制宜谋划打造一批别具特色的景观节点。在保留原来上沙灵村的鳌鱼尾水塘基本外形的基础上,在水塘周围加装护栏,铺设鹅卵石按摩绿道,添设绿植三角梅,将旧水塘转变为美丽的打卡点。在福盆村依托平坦的地形特点,打造特色休闲小公园,目前公园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图片

融生活。深入挖掘当地传统田园文化、村情村史,以及结合红色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批富含地理印记的特色版块。建设了上福村史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生动再现了村庄的发展历程;精心打造红色党建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让村民在漫步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目前共打造红色党建长廊2处,总长300米。打造增西自然村沿河绿道,将绿道与沿河风光有机结合,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憩好去处。目前,已建成绿道198米。结合外立面提升工程,在上沙灵村打造了一片彰显田园风光的墙体彩绘,3处文化墙,与如诗如画的村庄交相辉映。

图片

融生产。基于上沙灵村入口处竹林茂密苍翠,融入传统竹制品产业文化,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传承功能于一体的翠竹公园。同时立足“绿美大方,油茶小镇”定位,并依托“一村一品”肉桂品牌效应,紧密结合乡村绿化行动,在村内种植油茶、肉桂,不仅壮大了油茶、肉桂的种植规模,美化了乡村,也营造了发展本村特色产业的浓郁氛围,激励更多群众投身到油茶、肉桂特色产业中来。目前,共在村内“四旁”“五边”种植油茶1000棵,肉桂200棵。

攻克“九大难点”

提升村庄培育水平

攻坚全域人居环境整治难点。通过全面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和定期举行“百千万工程”大擂台赛、结合“大兵团作战”实现常态化管护,并建立“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清单持续开展清乱行动,确保逐单销号持续推进。目前共清拆破旧危房38间,清拆面积1150平方米,投入干部、群众3600多人次,完成清乱整治点980处。

攻坚“三线整治”整治难点。按照前期排查的点位建立整治清单台账,督促管线单位对村内乱拉乱搭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主动联系市府办有关领导到村指导,并与“四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县供电局完成对接,统筹推进16个自然村的三线整治工作。目前共整治三线黑点130处。

图片

攻坚补短板强弱项难点。建立补短板工程项目工作台账,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态小板块”,加快对自然村内的道路硬底化、路灯建设等短板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共计建造“农村生态小板块”50个,完成村道建设1.5公里,安装路灯70多盏,建设污水处理池11个,化粪池2个。

攻坚乡村绿化难点。党员干部带头动员群众对各自然村每个可以植绿的角落进行了详细排查,并制作行政村、自然村绿化点位图,落实挂图作战,在各自然村见缝插绿。目前已开展绿化活动11场次,种植宫粉紫荆、木棉、金丝楠木、油茶、肉桂等树苗3067棵。

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难点。强化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对现有的排水渠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铺设污水管网2.2公里,已完成雨污分流排水渠4.3公里。

攻坚禽畜圈养整治难点。强化入户禽畜圈养宣传,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禽畜集中圈养点,并组成工作队对屡不圈养的畜禽开展清理大行动,群众签订圈养责任书后再领回圈养。

攻坚风貌提升难点。以农房风貌管控为契机,对全村64间赤膊房全面开展优化提升,目前已完成提升32间,并严把新建农房管控建设关,确保风貌管控去存量遏增量。

图片

攻坚创新服务难点。结合村内留守老人、小孩较多的村情实际,聚焦优质服务供给,创新“党建+关爱”服务“一老一少”模式,开展“温暖陪伴,关爱老人”、入户慰问特殊儿童等专项服务活动。截至目前,服务“一老一少”共320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56件。

攻坚宣传发动难点。通过开展“干部夜访”“大家谈”、茶话会、二月二“龙抬头”、醒狮闹新春等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工作1200多人次,募集村内群众捐资1.25万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