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年南江韵,乡村振兴展新颜。近日,2025年郁南县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暨南江文化推介活动——南江文化(连滩)艺术节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连滩镇启动。作为南江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民间艺术盛会,其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生动展现了南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擦亮文化品牌,助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为乡村振兴与文化繁荣注入新动能,全面提升郁南的美誉度与吸引力,激发文旅经济新活力。
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民俗,打造多彩南江文化盛宴。一年一度的南江文化(连滩)艺术节活动整合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邀请了文化名人、非遗传承人等各界人士参与,9位南江文化推广大使在活动中登台亮相并获颁证书,他们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助力南江文化的推广,不断提升南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南江文化传承发展。历年来,艺术节活动将非遗技艺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精心策划手指画表演、连滩山歌、禾楼舞等特色节目,以及《华人心》《我携山海等你来》等原创节目,充分展现南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活力。创新形式,增强互动。民俗巡游活动包括头牌、庆典队、禾楼舞、连滩飘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还邀请17 个本土狮队组成醒狮贺岁阵营,同时融入网络直播、互动体验等元素,将多彩南江文化盛宴实时传播给更多观众,充分展现全县53万人民“拼”的劲头、“闯”的胆识、“创”的智慧。活动当天,线上线下关注人数达260万人次,带动当地消费约1200万元。
从历史文物到自然风光,打造古色南江文化旅游线路。自1991年来,郁南县成功举办多届南江文化(连滩)艺术活动盛会,这一盛会已成为南江经典文化品牌,影响力和辐射面越来越广,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新活力。该县深入挖掘南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岭南祖 地”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高标准完成展示馆、客服中心大楼等设施建设,规划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大湾古建筑群、兰寨古建筑群、连滩张公庙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深挖张公庙会、禾楼舞、山歌、连滩飘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推出陶艺、染色坊、南江婚俗等特色体验项目,成功创建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以磨刀山遗址为核心,以南江为纽带,串联光二大屋、张公庙、河口寨村、大湾古建筑群等南江文化景点,发展培育南江商贸文创中心、江东桑田药乡、南江丝乡、南江红色研学基地等文化功能区,创建“探秘南江文化之旅”精品旅游线路,该线路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致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的“郁南样板”。
从土特产到休闲农业,打造绿色农文旅生态游品牌。岭南祖地,黄皮之乡。作为中华名果无核黄皮的发源地,郁南县推出以无核黄皮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活动,在2024年7月联动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等单位高规格举办2024“土特产”推介活动,将土特产推介、观光旅游、文艺娱乐有机结合,打造以无核黄皮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郁南样板,带动无核黄皮火爆出圈。2024年,无核黄皮一产增收约31亿元,农户户均增收约1.11万元,为历年最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立足“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优势,以无核黄皮、黑叶荔枝等土特产推介活动为媒,串联建城镇黄皮公园、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共三罗中心县委旧址等景区景点,打造集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红色研学、绿色康养于一体的农文旅生态旅游线路。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
从本土美食到特色民宿,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生态。郁南传统美食有百多种,名扬四方。近年,该县创新开展黄皮名宴“十大 名菜”评选,推出黄皮鸡、黄皮排骨等特色菜,成功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筑牢食品安全闭环,发展各类型餐馆饭店300多家,打造“食在郁南”名片。构筑“生态+酒店+民宿”模式,打造云江小筑、星河House等民宿,依托桂圩镇龙岗田园综合体、建城镇黄皮公园打造特色露营地。2024年,全县各类酒店、民宿接待游客约23.56万人次,打造“住在郁南”名片。立足“土 特产”资源优势,推出果汁、果脯、糕点、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开展“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创建225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35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打造“购在郁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