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郁南县委、县政府“大兵团作战”工作部署,通门镇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县直挂点单位、镇村党员干部、互助工作队及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组建专业化“大兵团作战”队伍,重点推进圩镇及5个拟选树培育省、市定“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建设工作,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高频调度强部署:以“二级会议”体系压实攻坚责任
通门镇创新建立“二级会议”调度体系,确保工作责任层层压实、精准落地。在镇级层面,由镇党委书记牵头,定期召开“大兵团作战”工作调度会,重点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审议近期工作进展,研究制定阶段性重点任务清单,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村级层面,建立“晨会”制度,在每日“大兵团作战”工作开展前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当日工作任务,做到明确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标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二、清单管理促落实:以“三张台账”推动问题逐项销号
为确保攻坚任务落实落细,实施“三张台账”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任务分解台账,对照《典型村培育事项指标参考》,将12项重点任务细化为65个具体指标,逐一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二是完善问题整改台账,定期开展全覆盖问题排查,建立包含“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庄绿化美化、农房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五张清单”,实行问题销号管理。三是建立成效对比台账,通过前后照片对比、数据量化等方式,直观展示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清拆危旧房屋28间,有效推进“三清理”264处、“三整治”123处、“三线”整治17处,禽畜养殖均已落实圈养,群众同意开展农房风貌提升320间,累计完成绿化面积约260亩,开展各类义务植树主题活动100多场,种植苗木2.28万株,建设“工会林”“巾帼林”等“主题林”7片。
三、常态推进提质效:以“三项机制”保障工作长效开展
为持续巩固工作成效,通门镇着力构建三项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包片联系机制,制定《通门镇2025年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方案》,组织县直挂点单位、镇村党员干部每周至少2天驻村开展工作,通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二是建立进度通报机制,组建2支由镇纪委、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骨干组成的督导组,每两周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以评促改、以比促优。三是完善群众参与机制,镇主要领导带头进村开展“百千万工程”大家谈,推动村民以主人翁方式参与到典型村的规划建设中。今年以来,已举办“百千万工程”大家谈活动35场,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协助解决用地问题12个,村民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认同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实施“村民积分制”,将环境整治纳入积分管理,目前已吸引160多名村民参与积分活动,兑换商品50余件,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通过三项机制协同发力,推动工作从集中攻坚向常态治理转变,确保整治成果长效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