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大湾镇锚定“百千万工程”目标,以绿色科技赋能产业,盘活撂荒地资源,在前进村蔬菜基地“种”出富民兴村新路径。如今,昔日荒草丛生的土地化作瓜果飘香的“致富地”,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更绘就了“百千万工程”新丰景。
在大湾镇前进村蔬菜基地,只见藤蔓爬满棚架,青翠的丝瓜、凉瓜挂满枝头,村民正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箱,一片繁忙景象。这片60亩的“致富地”曾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该基地不仅盘活了撂荒地,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大湾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在基地里,正忙着采摘凉瓜的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蔬菜基地的建成,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租金收入,还带来了就业岗位,帮助基地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 林日英 家里的土地丢荒了10年,现在租出去给别人种丝瓜、凉瓜,租出去有钱给农民。我还能在基地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元,在这干活离家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照顾小朋友,现在生活越过越好。
据介绍,大湾镇坚持“党建引领促振兴,产业发展树品牌”的思路,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产业富民”发展模式,积极动员外出能人回乡创业,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蔬菜种植,为村级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湾镇前进村党总支书记 主任 张家腾 大湾镇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持续做强做大特色产业,积极为种植户申请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政策补贴,激发种植户积极性。前进村蔬菜基地从一片撂荒地变成现在的“致富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大家的努力。我们还邀请农技人员来蔬菜基地指导,确保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吸引更多村民参与,把蔬菜产业做强做大,让更多人受益。
穿梭在大棚里的农技人员吴健正仔细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农技人员会定期到蔬菜基地来,了解蔬菜长势,现场给种植户传授种植技术,解决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农技人员都会进行指导。
农技人员 吴健 为了保证蔬菜的安全和品质,在蔬菜上市前,我还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通过绿色赋能和科技兴农,,产出的蔬菜纯天然、无公害,很受市场欢迎。看着基地的蔬菜长势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我们也特别有成就感。以后会继续做好技术服务,为蔬菜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该蔬菜基地一期种植60亩,每年种植2期,目前是第一年第一期种植,已采收约5万斤,收益约17.5万元。大湾镇前进村蔬菜基地的成功,是党建引领、绿色科技赋能和盘活土地资源的成果,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