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梁显龙三十年如一日走遍双滘镇大山村落,村民病了,多晚多远他随叫随到;谁家困难了,他自掏腰包先治病救人,一直潜心守护着的村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乡村“白衣天使”。
驱车翻越重重大山,我们来到了双滘镇榕木村卫生站。趁着清晨前来看病的人不多,我们和梁显龙唠起了家常。
梁显龙祖上三代从医,他从小就对行医耳濡目染。1989年,20岁出头的梁显龙跟着父亲一路摸索做乡村医生。1993年,梁显龙考取了医师执照,开启了乡村医生的职业生涯。
双滘镇榕木村有10条自然村共2500多人。 梁显龙平均每天至少要看诊十几二十人,高峰期时有五十多人。一来二去熟悉了,大家都爱称呼他“阿龙”。
【采访】乡村医生 梁显龙:和老乡们打交道了几十年,都有感情了,都不仅仅是治病这么那么回事了,很多时候都是相互关心家常。
双滘镇地处偏远山区,村与村之间跨度大,到了该回访病人的时间,一辆摩托车、一个医护箱成了阿龙外出看诊的标配。不少村落还只能靠徒步行进。经年累月下来,阿龙不仅练就了认路的活本领,他过硬的身体素质即便是出夜诊也总能及时赶到。
李文英是阿龙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看的一名 “空巢老人”,在阿龙看来,与其说多走动是为了照顾老人身体,倒不如说是从精神上给予她寄托。
【采访】孤寡老人 李文英:他走村入户随传随到,他人很好,不仅对我对所有群众都很好,阿龙这个人很能体恤别人的困难之处,多少困难的老人他都很照顾,我们说没菜吃,他就说你们去我地里摘吧,你们喜欢摘多少就摘多少,他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把我们当做亲人一样看待,把我们当父母看待。
村民黄永汉两个月前摔伤了颈椎,手脚麻痹动弹不得,由于实在没法承担外出省城就医的花费,阿龙就坚持每天上门为他做理疗。
【采访】黄永汉家属:“医者父母心”,他医治得很用心,看诊这么久以来我都没给过钱他,他说等你有钱了再给我,没有就先记账慢慢再给,在我们这个山区幸好有龙医生,群众对他都很放心。
在卫生站角落里,我们发现了一叠旧账本。最早的一本可追溯到1997年,里面记录着给村民看诊的收支。看诊费、医药费、甚至是给村里孩子买的衣服,经年累月下来,村民们记下的帐多到连阿龙自己也记不清。
【采访】乡村医生 梁显龙:一般都是患者有病先帮他解决,钱的问题慢慢再算,低保户、五保户这些的确是没有钱,找我看病他们能给就给,不能给就算了,算是一笔“良心账”。
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由于榕木村是到鸡笼顶景区必经的村委会,联防联控工作严峻。梁显龙则带头走村入户,测量体温,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防疫看诊“两不误”。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采访】乡村医生 梁显龙:辛苦是辛苦,不过自己选择了这个事情就一路走下去,每当我治好了患者,听到他说梁医生真的谢谢你,我多么辛苦的事情都过去了,感觉都值得,所以我很热心很愿意为他们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