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阳春,在以前外地的人都会认为那是交通不便的山区城市,然而经过“十三五”的建设,如今阳春市的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市民出行便捷,由一个交通边缘地带成为联系东西、畅达南北的交通枢纽节点,成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圈。今天我们来看看阳春市“十三五”的交通变化。
温叔是春湾镇新明村村民,家里种有20多亩蔬菜,他既是蔬菜生产者又是流通人员,每天除了收获自家的蔬菜外,还收集附近村民的蔬菜运输到外地批发市场。
【采访】温叔:高速还没通车之前,我们都是早上四五点钟开始收获蔬菜,但高速公路通车后,就当天吃完晚饭起来收获,深夜十二点左右发车,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可以直达送到,让消费者吃到新鲜的蔬菜。
温叔说的高速是去年12月底通车的中阳高速,它的开通大大方便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
【采访】群众:方便多了,就像我叔叔和婶婶夫妻俩都在中山工作,现在回家的时间又短,所以他们现在周末回来也方便了,可以看看老人小孩,方便多了,出外工作也放心。
春湾不仅是农业大镇,同时也是特色旅游小镇,中阳高速的开通给春湾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采访】春湾镇党委副书记 梁仲辉:2020年中阳高速开通后,这1个多月我们就增加了游客15万人左右,也增加了我们这个社会经济收入。
据了解,中阳高速东接中开高速公路,西接汕湛高速公路,是珠三角南部通往粤西、北部湾地区的便捷通道。它的开通连接起了开平、恩平和阳春三地,现在从春湾镇前往开平市比以前节省了2个多小时。
【采访】中阳高速开春段收费稽核部副经理 林宏:整个春运期间从1月28日到3月2日,我们这个主线的段面总流量达到了562.5万辆,日均达到了2.06万辆,说明了我们这个中阳高速的开通对促进沿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有造福人民群众,这两点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阳高速是阳春市交通建设的一缩影。“十三五”期间,阳春市还有罗阳高速、阳阳高速、汕湛高速相继建成通车。至此,阳春市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通车里程达194.3公里,比2015年增长871.6%,大幅提高了阳春市对外联系的快捷性,对推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阳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阳春市内的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公路桥梁持续建设,新(改)建国道74公里、省道81.4公里、县道48.1公里。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通自然村公路硬化改造1112公里,完成通行政村公路安保工程851公里、拓宽工程867公里、“畅返不畅”整治149公里,完成危旧桥梁改造75座,农村公路实现了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转变。与此同时,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阳春市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