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阳春八甲镇湾肚村选准规划、找准扶贫路,因地制宜发展澳洲坚果种植特色产业,2019年,该村集体收入实现从不足3000元到27万元的跨越式发展,村民在家门增收致富奋力奔小康。
临近过年,八甲镇湾肚村迎来了首次扶贫产业分红。32户贫困户代表每人领到了一张股东证以及500元的个人分红。虽然数目不多,但存到村民心里的却是一份希望。湾肚村生态资源丰富,可村里是“山富水富人不富”。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通过结对帮扶,加大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132名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同时,选中了规模种植澳洲坚果为村集体产业项目。
【采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驻村工作队长 第一书记庄运岳:
我们充分利用湾肚村山清水秀、自然生态条件非常好的有利条件,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由于扶贫是有阶段性的,但发展是无止尽的,你要留下一个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产业基础,贫困户才能实现长效脱贫。
在大哗山,驻村支书指着刚刚开垦过的山地告诉记者,今年开春一到,这片120亩的山地将全都种上坚果树苗。湾肚村澳洲坚果种植项目由109名有劳动力贫困户以人均1.38万元扶贫资金入股,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分红期长达20年,产业还带动全村200多户村民开荒山种坚果,自主脱贫的干劲越来越足。
【采访】低保贫困户 黄月丽:我是一个单亲妈妈,种了这个坚果树希望以后越长越好,多一点收入,让我和孩子过上好的生活。
【采访】低保贫困户 吴秀娟:我种了大约100棵果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有工作,我们非常感谢扶贫单位对湾肚村的帮扶,帮了很大的忙。
由于坚果种植需3到4年才能获得稳定产量。三年来,扶贫工作组带领着村民加紧了坚果苗圃基地建设,进行家畜、家禽养殖,并种植优质香米、火龙果等短期农作物。扶贫产业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良性循环”的生态发展模式初见成效。
【采访】湾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启农:
村之前收入只有2800元一年,但是扶贫一进来,今年村集体收入有27万元,变化非常大。村委干部很有信心,把扶贫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采访】八甲镇政府扶贫办主任 伍小林:
湾肚村是省定贫困村,通过初步的考核,村子已经达到出列的水平,贫困户已经达到脱贫的水平。
截至2019年,湾肚村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发展到635亩共1.62万棵,“一村一品”格局基本。今年,满山翠绿的坚果树即将迎来了丰产期,湾肚村的澳洲坚果种植在产业扶贫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