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春市库 > 新闻报道

心系群众谋发展——记八甲镇官河村委会

2005-01-01 17:10:33 来源:阳春市融媒体中心《阳春》报

阳春市八甲镇官河村委会地处边远山村,辖有19个自然村,2400多人口。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团结务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抓好民心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积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谋利益,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群防群治搞好社会治安。该村与电白那霍镇交界,社会治安环境比较复杂,该村意识到确保社会稳定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关键。于是,依靠群众组织,健全治保调解网络和一系列安全防范制度,采取订阅法制报刊,举办电化教育结合本村实际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抓好“四五”普法教育,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完善群防群治措施。去年,该村有一间药店半夜有贼入屋盗窃,事主发现后大声呼喊捉贼,此时邻居邹绍丰从梦中惊醒,他赤膊上阵追捕盗贼,途中与盗贼搏斗受伤,最终把盗贼捉拿归案。今年,该村发生多宗摩托车被盗事件,村干部及广大群众实行设点严防布控,把一名从那霍镇到该村作案的盗贼捉拿扭送给当地派出所处理。由于广大村民不断增强法制意识,近年来该村没有发生刑事案件,黄、赌、毒现象也得到铲除,村中所发生的民事纠纷经过村干部的调解,成功率达100%。该村干部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村民营造了一个文明、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筹资建桥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该村巷塘、乐和、坑子、下坝等5个自然村是最偏僻的山村。近年来,该村想方设法为这几个自然村解决行路难问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办法筹措资金20多万元,受益的群众积极义务投劳,先后建好5座平水桥,开通了约10公里山路,帮这5个自然村的群众解决了行路难问题。今年该村干部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宗旨,积极响应市委市府村村通水泥路的号召,多为群众办实事。在上级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广大群众同心协力,踊跃捐资,该村外出人员及老板又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慷慨解囊,去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进村水泥路,该路全长4.3公里,宽4米,工程总造价85万元,由于各方面通力协作好,施工进度比较快,目前此路已建成通车,从而大大地方便了该村广大群众。

想方设法为学校解决困难。官河小学靠近山岭,山泥滑坡现象随时有可能发生,危及学校师生的安全。为了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安心教学,学生能够专心学习,该村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共筹资8万多元,动用钩机和汽车把学校靠山的山泥移走,解决了安全隐患。因学校靠近三茂铁路,给学校师生带来安全隐患,该村正准备在学校门前砌起高1.2米,长50多米的围墙,以解除影响师生的安全隐患和噪音影响。

推行合作医疗让群众得到实惠。 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该村大力推行农村医保工作。村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包村包户的办法,深入村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同时用身边的事例说明参加医保获得的好处和实惠。如该村新屋自然村某村民因工伤住院,花去了3万多元医药费,但他未参加医保,得不到经济补偿而后悔;而坑仔自然村某村民不幸患病住院,花去了1000多元医药费,由于她参加医保而获得500元的经济补偿。该村干部,通过把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大力宣传参加医保所带来的利益和实惠,使广大群众家喻户晓,并从不乐意转变到踊跃参加医保。目前该村参加医保的进度为65%。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该村针对本村的实际,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实行种养并举发展农村经济。该村25坡度以下的山地肥沃,搞种果很有发展前景,25坡度以上的山地适宜种湿地松,在村干部的积极带动下,全村掀起了新一轮耕山热潮。今年新种荔枝、龙眼、黄榄1200多亩,湿地松10000多亩,其它北运菜100亩,粉蕉150多亩。养殖业也不断发展,如该村乐和自然村的邹基年每年出售肉猪200多头,经济收入3万多元,又如秧地岗自然村的王昭兴挖塘养鱼10多亩,经济收入可观。如今该村涌现出种养大户20多户,从而使该村的种养业迈上了新台阶。


作者:邹基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