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春市库 > 新闻报道

三十年悉心守护 平凡中默默奉献

——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湛敏华

2018-08-09 11:23:35 来源:阳春市融媒体中心《阳春》报

30年默默奉献文物事业,阳春市博物馆馆长湛敏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殊荣:7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湛敏华名列28个“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其中,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文物工作者。

湛敏华1988年11月进入市博物馆工作。作为一名文物管理事业新兵,湛敏华认为必须要练就过硬本领、懂得更多专业知识,才能在文物管理天地展翅高飞。天道酬勤,湛敏华先后学习了《博物馆概论》、《博物馆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工作人员手则》等专业知识,参加了省文物局举办的广东省2013年度文物安全管理培训班、广东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三期培训班,网上远程教育学习了《文物精品与中华文明》、省文物局举办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记录档案培训、《古代玉器鉴定》等课程,获得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湛敏华文物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为自己成长提供了动力。她从一名管理员被提升为博物馆副馆长,到2008年被任命为馆长。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湛敏华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带领市普查队不畏艰难,穿行在镇、村及崇山峻岭间,最终录入普查点420多处。其中湛敏华独立完成185处手绘文物点图纸资料录入,并对420多处普查点的文档按省普查办要求进行全面修改整理审定。带领摄像普查队完成了100多个文物点视频任务,使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成为粤西地区第一个通过省普查办验收的县市。她因此获得“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先进个人奖”,荣获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在领导小组颁发的荣誉证书。她带领的市普查队被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湛敏华切实做好独石仔洞穴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工作。国务院2013年公布将阳春市独石仔洞穴遗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市目前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蓝氏宗祠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获得了省政府批准。

根据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关于开展全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湛敏华统筹市博物馆人员按时按质完成了馆藏一、二、三级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这项工作中,湛敏华主要负责馆藏的描述、记录和录入文物调查系统数据库等工作的审核。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她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并在节假日加班加点努力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按时按质做好三级以上401件珍贵文物的描述、记录,将采集到的信息资料录入广东省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项目系统,顺利通过了省的验收。

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7428件(套),切实抓好文物守护管理,既是博物馆职能所在,也需要社会群众遵守相关文物保护法规。基于这一理念,湛敏华带领馆员定期把不同主题的流动文物展览送到社区、学校和农村,并值此普及文物保护法规,使群众在了解文物历史的同时,知晓文物受法律保护,增强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市博物馆除了每周在周日休息外,坚持每天对外免费向观众开放,今年以来累计接待观众6万多人次。 

作者:施达庆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