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春城街道七星村坪山坡自然村农民梁竹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既当“蜂王”养蜜蜂50多箱,又藏图书3000多册,辛勤耕耘文学36年,出版了《梁竹作品集》一书;他还有一官半“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同时兼阳春诗社副社长,是一名地道农民作家。
自1982年6月开始,梁竹持之以恒辛勤耕耘在文学沃土至今已36年了,用散文、评论、小品、诗歌和小说描绘了邻里乡亲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用许巍的这句歌词描述这位55岁农民对文学的追求,一点也不为过。
泥水工挑灯夜战持之以恒写稿
改革开放初期,梁竹与父母到东莞市东坑镇打工,在一个建筑工地当泥水小工,每天汗流浃背,腰酸腿痛,但为了赚钱生活,只能拼搏,苦中有乐,每月有70元左右工资。
梁竹白天干泥水工辛苦又累,晚上还坚持看书写稿,从1982年开始他向报刊杂志投稿,当时投去的稿件全部石沉大海。但他不气馁,每月将打工的八成工资都用于订书、买报刊杂志,订阅了《人民文学》、《幽默大师》等10多种文学书籍,还参加武汉教育学院函授学习和人民文学刊授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6月27日,梁竹的第一篇文学处女作在《东莞市报》刊登,他激动得彻夜难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文学之梦就像陈年老酒,一不小心打开便历久弥香。
爱书如命,意外当上代课老师
一次,东莞市东坑镇一小学的黄校长傍晚散步路经梁竹的出屋租,目睹其出租屋内满满的图书,看到梁竹正在阅读,且还在练习书法,问其是否愿意去当代课语文老师。梁竹经过简单的面试,顺利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
梁竹兴奋地说:“在我的人生中,要首先感谢的第一位恩人就是热心帮助给我穿针引线的黄校长。”1985年9月5日,梁竹正式当上代课老师。从此,他先后在东莞市东坑镇风大小学、黄屋小学、角社新村小学任代课老师,一干就是8年。他立足三尺讲台,爱岗敬业,爱生勤教,默默奉献青春。
每年暑假、寒假时,妻子满心等待梁竹带回工资用于购买化肥农药和家庭日常开支,谁知他每次回家都是满载而归的各类图书杂志,所剩无几,妻子欲哭无泪、哭笑不得。
1992年8月,要回阳春照顾家人,梁竹忍痛割爱离开熟悉的讲台,辞职回家了。2017年2月初,32年前教过的9名学生代表,从东莞市东坑镇专程驱车到七星村探望梁竹,学生们带上厚厚的礼物和祝福,向这位代课教师致以深情问好。
养蜜蜂爱好文学情有独钟
辞职回家后,梁竹因地制宜,瞄准商机,走发展养蜜蜂之路。1998年初,梁竹开始养蜜蜂,从一箱蜜蜂扩大至50多箱,产值可观。从此,他白天种地、干农活收庄稼兼采风,夜深伏案,一边耕耘着脚下这片热土,一边坚守着文学创作的心灵沃土。
梁竹经常深入邻里乡亲农家采风,在寂静的乡村之夜慢慢品尝文字,一边阅读他人作品,一边记录自己的生活,还向本市和外地文学作家拜师学艺。
2011年12月20日,梁竹参加深圳市鲁迅文学院长篇小说高级创作研修班学习,授课老师有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等中国文学界知名人物。莫言作的《长篇小说创作谈》令梁竹受益匪浅。
梁竹2013年8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20万字《梁竹作品集》,成为阳春市首位农民作家。2014年11月他成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一员。1996年4月他荣获全国首届“农金杯”小小说征文大赛优秀奖,他创作的小品《卖笑》获2011年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三等奖。他的评论作品以独特的感染力、穿透力,匠心独具、引人入胜,令人收获颇丰。
身兼一官半“职”,创作激情再度迸发
如今,当选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梁竹,同时兼任阳春诗社副社长,上任以来,他不定期组织作家协会会员、诗社会员开展“红色之旅”、“精准扶贫看变化”、“乡村振兴”采风和到省内外交流等活动,让作家们激发创作热情、寻找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实地感受以革命精神感染、激发会员们不忘初心,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挖掘更多本地和外地文化底蕴,创作出更优秀作品,促进阳春文学繁荣。
每次采风,梁竹和作家们用实际行动创作出接地气、扬正气的优秀作品,为全市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