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春市松柏镇新联村,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村庄整洁,文化气氛浓厚,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新联村近年来在挂点开展帮扶工作的珠海市香洲区重视支持下,扎实有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23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95万元。村里建起了村委会办公楼、便民公共服务站、文化楼、篮球场、农家书屋、党建活动室和宣传长廊、廉政教育宣传长廊、儿童活动中心、文化卫生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大方便了村民办事和文娱生活。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严有彬1992年底到深圳从事建材业务,1998年回到村里,2005年3月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新联村是松柏镇人口最多的村,全村下辖22条自然村,村民1432户,总人口6194人。全村有耕地3650亩,其中水田3230亩,林地面积8600多亩。村党组织、村委会在引导村民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调整布局引种经济作物,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严有彬认为,农村要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是关键。新联村现有党员100名,党委下属4个支部,并设立了8个党小组。去年以来作为全市农村党支部“点线面”工程创建示范点,通过市、镇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结合本村实际搞好相关配套设施,现已基本达到了创建标准。
严有彬说,村党委把“学习永远在路上,党员教育一个不能漏”作为党建工作重点,教育全体党员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要、最重大的政治任务,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努力使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强”起来。
严有彬说,村党委切实按照市委的要求,以村党委为核心,以乡村振兴讲习所、公共服务站为平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严有彬说,新联村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村里有1939年至1942年建设的阳春抗战特别党支部和两阳中心临时校址严氏宗祠,这里是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我们要充分发挥严氏宗祠的“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吸引村外客人前来参观,缅怀阳春党的建设历史,唤起人们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严有彬认为,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必须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讲习所作用,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特别是村党委、村委会干部要积极参加市、镇党校乡村振兴讲习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勤读书看报,知晓国内外大事,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好地服务“三农”。
严有彬说,我们要充分把握中央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机遇,教育村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搞好村庄环境整治。要突出重点,做好生活垃圾清理、运输,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保护好村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让全村群众早日共同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