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春市库 > 新闻报道

【一把手专访 】阳春市紧扣“重要承载区”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07-08 11:05:12 来源:阳春市融媒体中心《阳春》报

日前,阳春市委书记李宗瑞接受阳江日报记者专访表示,阳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双区”建设和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重大机遇,紧紧围绕阳江市委赋予阳春“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重要承载区”定位,依托比较优势,利用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原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阳春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

微信图片_20210714110415.png

记者:阳春将如何紧扣“重要承载区”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资源禀赋,全面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宗瑞:阳春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人,是阳江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区),是阳江市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重要承载区。我们将紧扣“重要承载区”定位,依托比较优势,利用资源禀赋,全面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好重要承载区的作用。

一是坚持交通先行,提升交通运输承载力。目前,阳春已有三茂铁路、云阳高速、汕湛高速、中阳高速等贯穿全境,接下来将全力推动深南高速公路阳春段、阳江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中茂高速公路、广湛高铁阳春段等项目动工建设,促使阳春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逐步打造成为“双区”西进的重要节点。同时,抓住入选全国120个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之一的契机,谋划建设新型城镇化项目共98个,总投资269.45亿元,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提升品位。

二是坚持工业立市,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0370亩,目前正对新吉园区、南山产业集聚区分别进行扩园,提升承载能力。在继续完善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谋划建设规划用地面积35200亩的合水现代工业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2500多亩的陂面智能小家电产业园,更好承接“双区”产业溢出。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生态产业承载力。突出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三大生态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春砂仁、马水桔、夏威夷果、蚕桑、沙姜、油茶、生猪、鱼苗等特色业品牌,谋划推进马兰风光片区、阳春国际温泉度假村、岗美潭簕红色村、八甲鹅凰嶂、合水金银湖和鸡笼顶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集医养结合、康复疗养、健康养生、旅游养老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野生竹藤草资源,进一步大力推动竹藤草编织工艺品行业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产业,形成阳春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柱。

微信图片_20210714110420.png

记者:阳春提出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引导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未来阳春将重点发展哪些产业?

李宗瑞:阳春现有阳春新钢铁、阳春海螺水泥、广东新兴铸管、广东凌霄泵业等工业企业,逐步形成以机械装备制造、钢铁、水泥、食品加工、医药、电子电器(LED光电)、电力能源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今后,我们将坚定战略定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一是着力打造原材料产业集群。力促阳春新钢铁烧结机超低排放环保配套改造、华润水泥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春潭水泥绿色节能技术改造和绿色工业资源化处理等项目建设,继续推动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业不断改造升级,致力打造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二是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以商引商,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力促广东新兴铸管、广东凌霄泵业扩建,以及创能精密机械、德翌智能科技、利工数控、和发实业等一大批项目建设,积极鼓励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快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致力打造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一片天等中药企业,加快建设中医药产业园,更好发掘全市中医药优势,大力推动南药种植与新品种开发,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着力发展壮大南药精深加工产业,逐步将阳春打造成为中医药高地。

四是着力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利用阳春是农业大县的禀赋,以嘉华生物化工为龙头带动,着力引进一批肉类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价值,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为“双区”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食品。

微信图片_20210714110426.jpg

记者:阳春市将如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造福群众的实际成效?

李宗瑞:近年来,阳春创新实施村级后备干部“春苗”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点线面”工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2+3+N”工程,着力打造具有阳春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今年,我们将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抓党建促发展力度,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更好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优势,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果。一方面,深入开展实践活动,以实际成效造福群众。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级重点民生项目计划实施9个,已开始实施4个;各地各单位重点民生项目计划实施2011个,已完成实施581个,正在实施1430个。同时,全市组织下访团队共联系服务群众6.7万户,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780多件;组织广大志愿者14551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60多场。例如,通过重点整治交通安全六大隐患路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攻坚行动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好的作风取信群众。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政治巡察具体化常态化,持续深化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高质量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同时,通过在农村党建上开展镇村干部“导师帮带制”,持续抓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大力选拔第四批“春苗”村级后备干部;在城市社区党建上完善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规范建设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教育中心、居民议事中心,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户四级网格;在机关党建上以“双报到”活动为载体、以“镇街吹哨、部门响应”机制为抓手,进一步促使基层党组织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不断提高阳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广东阳江发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