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杨干华发表一篇“奇丽山水有名家”的文章,高度赞扬中国书画函大阳春分校谢维祥校长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
谢校长人们称呼他为谢老。他青少年勤学善读,天资聪敏,爱好书法,喜欢诗词。1949年在广州求学,当年10月广州解放,他弃学从军,在部队磨练多年。转业后,走上教书育人工作岗位。先后在三甲中学、阳春一中和阳春教师进修校执教中文几十年。职称为高级讲师。
谢老学养有素,教导有方,无私奉献,他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的精神,深得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称赞和爱戴。谢老家中的客厅有一对自作书写的楹联:不愧清风盈两袖,最钦弟子逾三千。这确是谢老从教几十年的真实写照。谢老的弟子,遍布全国政界、商界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得意门生李学谦,现任《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2001年出差广州时,特意回到第二故乡阳春,邀请了当时任市委书记的陈茂辉,共赴谢老家中探望,以表达对谢老教导之恩。最近,谢老的学生倡议,为庆贺谢老80大寿,筹集资金出版一本《谢维祥诗词书法作品集》。由于谢老深得学生的敬爱和社会人士的关心支持,很快解决了出版所需的资金。
谢老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书法家。小学时临习颜柳字帖;中学时,得到名师指点,泛临历代一些名家法帖,打下了书法艺术扎实基本功。在部队服役时,历览名山大川,碑碣摩崖,对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担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阳春分校校长以来,结合教学,潜心研究古代书论和现代理论、技法,博取众长。加上家学渊源,勤奋多思,又富阅历。其作品在铁画银钩之间透出灵秀自然,文雅清逸的艺术气息和风貌,自成一家。
谢老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故乡的钟灵毓秀,奇山秀水是谢老生活和创作天地,他许多作品自撰诗词。他所写书作,犹如心声,不假外饰,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极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正好著名作家杨干华赞赏谢老的书法作品,如读阳春山水,见清丽时满纸绿水,磅礴时乱石穿云;忽而斗扎蛇行,忽而柳暗花明。实写则透纸如刻,虚写则神来白光……。
谢老的书法作品,曾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历史博物馆展出,在深圳、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个人书展,赢得了书法界同行的好评。1992年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个人书展期间,在《广州日报》第10版选登谢老“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和“凝聚”两幅草书佳作。同时,该报记者区伟雄先生撰写“梅花香自苦寒来”文章,评价赞扬谢老书展作品具有文雅清逸的书卷气,是受阳春山水熏陶的结果。谢老的传略和作品,载入黄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中国书画家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等多部辞典。
谢老很有学养,诗书并誉,德艺双馨。他先后编写出版6本集子。《熔铸三部曲》(合编著),叙述了他军旅生涯。《小学毛笔字教学》一书,作为中师函授教材。《中国旅游名胜诗联选萃欣赏》(合编著),由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该书把全国各地名胜的诗词与楹联佳作,结合在一起,加以阐述。介绍诗联背景,面广深度,注释典故,明白易知,鉴赏评论,简要中肯,佳作译文,通俗传神。真是一书在手,可坐游全国,怡目骋怀,深受读者喜爱。谢老三本书法作品集,第一本《谢维祥书法作品选集》,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书名。这本作品选集,作为阳春建市送给嘉宾的礼品之一。第二本《谢维祥大篆千字文》,由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正题写书名,奉赠阳春市政府作为赠送嘉宾的礼品。第三本是谢老以自撰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选集,诗书融洽一起,充分反映出谢老诗词、书法艺术的精湛水平。
谢老虽然年事已高,但退而不休,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现仍被选为市政协第七届委员和市文联名誉主席。他关心青少年成长,呕心沥血为阳春书画事业的发展培育人才。1988年冬,在李孔辉县长、谭耀邦书记等领导关心支持下,在书家同行协助下,创办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阳春分校,至今近20个春秋,取得了丰硕成果。有819名毕业学员拿到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其中有10多人参加了省书协、省美协为会员,有200多人加入阳春市书协和阳江市书协为会员。阳春分校既出人才,也出精品。师生和历届毕业学员340多幅书画作品和文章入选省、地和全国举办的各类大赛大展,或在各种书刊发表。办学成果深得社会各界人士认可和赞颂。阳春分校连续4次被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评为办学先进院校。谢老本人荣获创业奖。谢老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成绩突出。1997年荣获国家民政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和老龄办等6个单位联合颁发的“老有所为奉献奖”的奖状和勋章。
鉴于谢老的艺术生涯和取得的成就,所见有限,只引用陈永正教授为他选集题词:“精意书道,南国之光”来表达,也许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