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春市库 > 新闻报道

阳春市文化事业春色满园

加强阵地建设 丰富群众生活 促进社会和谐

2008-01-03 16:06:15 来源:阳春市融媒体中心《阳春》报

◆阳春市紧紧围绕发展先进文化这一主题,以繁荣城乡文化为根本任务,以建设文化阳春为动力,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市委市政府及全市各镇各部门牢固树立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把文化发展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敖广恩、胡海广、关则荣等市四套班领导以身作责,多次深入文化部门开展调研,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同时还经常亲自上阵登场参加有关文娱体育活动,活跃文化气氛。全市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档次高、质量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大大提高了全市的文化品位,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各项文化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推介阳春,提高阳春的知名度。

Dsc_0618.jpg

▲图为阳春市不久前在东湖广场举行的大型歌舞晚会。

为充分展现全市政通人和、繁荣兴旺的和谐社会图景,营造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在市区举办了新春灯会、大型烟花晚会、美术书法作品展、文物展、文艺汇演,足球、篮球和象棋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全方位搭建群众文体活动平台,使群众业余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还举办了庆“五·一”粤曲专场文艺晚会、高流墟开墟仪式暨特色民间艺术表演、计划生育专场文艺晚会;“红色的旋律”“美丽的阳春·投资的热土”大型歌舞晚会,讴歌全市三个文明建设成果,展示新时代阳春人精神,众多艺术家倾情演绎,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市区的文化事业,采取多种形式活跃春城群众文化,为阳春文化风景线添上浓墨重彩。每天早晚,走进东湖公园、中心广场等地,都能看到有人在翩翩起舞,有人在引吭高歌,到处聚满娱乐的人群,成为市区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积极开展以送戏、送电影、送书和送体育器材、体育科普知识和进行体育健身指导为内容的文化体育三下乡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派出社会体育指导员下乡指导开展群体活动100多场次,组织篮球队到各镇开展友谊赛。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开展每月一台文艺晚会、一场电影、一期书画展和每天早晚一次健身运动的“广场四个一”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全市群众体育活动更加深入、广泛开展。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启动仪式,从而掀起阳春市全民健身活动新高潮。坚持开展篮球、乒乓球、足球等多项的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事业开展。

全市根雕雅石爱好者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做根雕雅石文章,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奇石街,大、小家庭藏石馆达100多间,并建立了市根雕雅石协会,组织根雕雅石爱好者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通过以根雕雅石会友,促进交流,形成文化品牌,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目前,阳春市的根艺、高流墟2个项目被列入阳江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阳春根艺还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春市是书画之乡,为弘扬书画文化,市委市政府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立足本地,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设立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阳春分校,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举办高档次的书画艺术作品展览及各种书画比赛,发挥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书画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文化馆、青少年宫、黄云书画馆坚持校外培养教育,努力构建全方位为青少年儿童成长服务体系,常年开设高考美术、少儿美术、书法、钢琴、小提琴、古筝、少儿舞蹈、乒乓球等项目培训班,努力为本地培养文化后备人才。

重视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依照国务院的要求,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了崆峒岩、通真岩、独石仔古人类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全市的文化工作将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使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作者:尤遇,植兰裕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