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春市库 > 新闻报道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好支书

——记阳春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合水镇平南村党支部书记陈孟权

2008-03-08 16:34:24 来源:阳春市融媒体中心《阳春》报

平南村党支部书记陈孟权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奔康致富,在村党支部和他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下,目前全村蚕桑面积达5000亩,水果3000多亩,蔬菜(复种)3000多亩,实现人均“一亩桑、一亩果、一亩菜”的目标,全村收入超万元的农户有400多户,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南村党支部形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领导集体。而陈孟权本人多年来也被阳江、阳春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当选为省九次党代会代表。群众称颂他为“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好支书”。

当好领头雁,带动一方富。陈孟权担任平南村党支部书记后,深感责任重大,他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关键。如果经济工作上不去,农村面貌无变化,农民生活不富裕,村党支部就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于是,他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组织、引导和推动群众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蚕桑、蔬菜、水果;同时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着力搞好流通服务,积极争取市丝绸公司在平南村设置蚕桑收购站,在水果成熟时节帮助农户联系商贩前来购销,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民流通队伍,推进“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联系起来,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平南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清廉树榜样,带动好风气。陈孟权认识到,要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必须加强学习,每天的党报和每期的支部生活等都是他必读的报刊,党和国家的政治大事和各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都深刻了解,由于平时加强学习,锤炼了党性,使他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的原则。为了用好集体每一分钱,村委会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规定,成立了由全体村委会干部及3—4名群众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所有开支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坚持每月公布一次村财务收支情况,做到账目日清月结。严格的财务管理规定极大地维护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团结,在他以身作则的影响下,村班子其他成员也深受影响和鼓励,大兴学习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廉洁自律之风,形成了一个清正廉洁高效的村级班子。

多做实在事,群众得实惠。陈孟权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发动农民大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同时,甘当农民引线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科技术,经常邀请市镇农业技术人员到村举办种桑养蚕和水果、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还多次组织干部到高州等地参观学习,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带领群众筑陂头、修渠道,特别对近年洪水袭击的水毁工程,想方设法投入10万元修复了陈下陂及100多米的高架渠;2005年,多方筹集资金40万元对锡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2006年还对村委会至岗腰、低垌自然村的桥面进行了硬底化,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2000年,建成了一条长达3公里的柏油路,成为全镇第一个建有柏油路的村,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快车道”。

着眼未来事,建设新农村。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村民有了钱,生活富裕起来,空闲的时间多了,开始沉迷于社会上的一些新鲜刺激事物,如“六合彩”赌博,不思生产。陈孟权注意到这些不良社会风气蔓延的严重后果,于是依靠村党员活动室和自然村文化室为阵地,在群众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同时通过发放普法资料和组织宣讲团,对群众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教育群众要远离“黄、赌、毒”,从而净化了村的环境,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为与城镇靠拢,陈孟权利用农村泥砖瓦房改造为契机,以白云坡村为样板,对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整治。白云坡是平南村委会的一条自然村,该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建有文化室、篮球场,村道、巷道、排水沟硬底化,民居楼房化。通过以点带面,全村2006年共改造泥砖瓦房46间;13条自然村进行了坑渠硬底化,统一排放污水;16条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饮水卫生化,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作者:尤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