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前社区位于阳春市委市政府驻地,多个行政单位于社区内,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社区党支部团结带领社区居民,克服困难,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文明、和谐之路,先后获得了阳江、阳春两级市文明社区称号,2005年、2007年获“广东省文明社区”称号。
打造党员“先锋队”。县前社区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树立廉洁自律、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使全体党员争做文明社区、和谐家园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党支部先后制定了《党员干部十带头》、《党员干部八不准》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多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等。同时,实施《居民言行规范》、《文明居民读本》等规范居民的言行,开展评选“五好家庭”、“诚信商店”等多种创建活动,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把人心凝聚到社区建设和发展上来。党支部实行每位党员分配“责任区”的办法,让党员干部主动为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出谋献策。每位党员都参与区内的公共事务,协调邻里关系,监督治安、卫生、计划生育等。实行每月一次的党员讨论会,有效解决居民最关注的难题,深受党员和群众好评。今年初,有党员反映南门外街、东湖中路北一巷两处没有路灯,影响了居民的出行。社区干部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很快装上了路灯。
筑好社会“防火墙”。该党支部善于做好社区各项公共事业,筑起了一座座坚固的“防火墙”。一是采取“三级联防”,保一方平安。针对区内出租屋多、外来人口复杂的情况,组建了一支由派出所、联防队、党员群众三级联防的社会治安队伍,构建了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治安队主要采取重点伏击和24小时巡逻的办法,努力扫除社区内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地保障了居民的平安。治安队去年共破获案件31宗,抓获犯罪嫌疑人62人;二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稳定。党支部注重做好调解工作,对于社区内出现的矛盾,及时组织人员化解,努力减少上访案件的发生。去年,社区一位妇女与其丈夫发生争执,被打至流血,她气冲冲地找到社区干部来论理,谈到激动处竟要自寻短见。支部立刻组织党员干部分为两个组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后让他俩达成和解。她感动地说,是党挽救了她,挽救了她的家庭;三是扶弱助残,造福社区居民。社区党支部成立了由党员带头组成的4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对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实行跟踪包月服务。社区有一居民现70多岁,膝下无儿无女,志愿者服务队派出人员每天到他家中,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煮饭,让老人吃得好、住得舒服。对下岗、失业等弱势群体加强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营造和谐家园。县前社区党支部十分注重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在闲暇之余,能够有一个舒适的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文体活动。一是充分利用社区功能室开展“楼室文化”。社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完善了社区的娱乐设施,在社区办公楼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曲艺团活动室、市民活动室等,社区长期在这些活动室搞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每晚一次瑜珈训练,周末办一次曲艺演练,“三八”举办妇女健身操表演,重阳节举办老人象棋赛等;二是充分利用春城公园开展“广场文化”。由于社区内拥有一个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春城公园,公园内环境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社区以公园为载体,组建了“长青歌咏队”“红叶舞蹈队”“风华舞蹈队”“金声合唱团”等7支群众性文化团体,在公园开展每月一场文艺晚会、每旬一次书画展览、每周一次文艺表演、每天一场健身运动的“四个一”文化活动,既陶冶了居民的道德情操,又大大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