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田村是阳春市潭水镇旗鼓村委会的自然村之一,是全市有名的花卉专业村,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大力发展花卉特色产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鱼田自然村总人口225人,44户,土地面积299亩,其中水田面积136亩。去年,生产总值达5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4667元。目前,全村有21户在潭水墟、春城、广州等地购建了新房;有14户购买了小车;有26户购买了电脑,并装上了宽带。鱼田村在发展特色经济过程中,注重抓好如下工作:
一、选准经济发展路子,做好指导服务
2006年,鱼田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后,阳江市、阳春市两级有关部门和镇农办、规划建设办多次深入村中,与村民一起反复论证、探讨,为该村选准了“依托花卉协会和花卉集散市场的优势,继续种植花卉,并做大做强,形成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的经济发展路子。
思路确定后,积极做好花卉生产服务工作,为做大做强花卉特色产业夯实基础。一是加强技术指导。从镇农技站和农户中素质高、技术好的人员中抽调技术骨干,对花卉生产进行技术指导。积极组织村中花农参加华农大、仲恺农学院等农科院校的专家、教授到镇举办的培训班,并把专家、教授请到田间地头为花卉“把脉”,帮助花农解疑释惑。同时,由花卉协会牵头组织种花大户共同探讨、研究种花技术,交流经验。仅今年以来,咨询专家、教授的达450人次,参加培训的达360人次;二是搞好市场流通。依托镇、市花卉协会,大力扶持花卉流通大户扩大生产服务规模,完善收购站点建设,并在广州芳村一带建立了3个花卉批发点,方便了花卉销售,解除了花农的后顾之忧,促进了花卉生产的发展。今年,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650多亩,其中600亩是租用邻村土地种植的。
二、加强政府引导,美化人居环境
针对一些群众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奔头,在实际操作中涉及自己利益,部分群众思想不通的情况,潭水镇注重抓好群众引导工作。一是舆论引导。多次召开家长会议,层层发动,大力宣传,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氛围;二是规划先导。对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找出村内目前存在的差距,确定以生态村的模式对该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制作完成了全村建设规划平面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支持、积极参与。除了按照镇农办和镇规划建设办的要求,主动搞好自己房前屋后和巷道排污水沟的清洁卫生之外,村民们还积极配合做好铺设进村水泥路、建造篮球场等。目前,已投入资金42万元,铺设了进村水泥路1公里,并装上了路灯;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台、文化楼等娱乐休闲设施;实现了排污管道化、暗渠化;绿化了村道巷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坚持两手抓,净化乡风民俗
为净化乡风民俗,该村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规定的制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向村民发出倡议书,倡导文明乡风,使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整洁;一手抓慈善基金会的建立,在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里对本村65岁以上老人及单亲家庭进行慰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净化乡风民俗。通过这样,村民发展生产的多了,赌博吵架的少了;学习技术的多了,闲谈的少了;私心淡化了,公益心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