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江库 > 阳东区库 > 东平镇库 > 新闻报道

东平咏叹

2011-11-29 11:52:04 来源:阳江日报

        我流连在美丽的东平渔港,在飞艇劈开的长长浪沟中,牵出湿漉漉的情思。

   透过云雾飘渺的山岚,似乎窥见正在尽情戏水的如花般俏丽的七位仙女。

   是谁把大自然恩赐给东平的七口石井,起了个浪漫的名字?这是七仙女井么?那可是150万到200万年前的冰臼遗址。

   从远古遗址,到出水的“南海I号”宋代沉船,谁曾翻开过这厚实的历史?

   “海气层云尽,山烟远绕浮……”明代汤显祖是不是早就发现东平有葛洲帆影之景?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和赵崇正、麦华三一众艺术家在渔港体验生活数月,被渔港胜景吸引,合作了巨幅国画《渔港新貌》,成为这里的镇港之宝;著名阳东籍书画家黄安仁怀着深深的乡情,写下了巨幅画作《渔港晨曦》。

   “一到东平眼界开……”(吕坪诗)一队队游客、一群群作家诗人画家,汇集到这全国十大渔港之一的地方,一个个文思泉涌,一个个泼墨挥毫,使出浑身功夫,把赞美渔港的篇章发表在报刊,张扬在各地。

   青砖粘贴青砖,木板榫咬木板,一级级登高的木梯紧盯住一个信念的商会楼,用稳固的根基托举起大澳渔村的繁华兴旺,世人竟然惊叹为“十三行尾”!

   君不信?“大澳赚钱大澳花,东平赚钱无归家……”这首渔歌也许是一点点证据。

   随风传送的疍家渔歌给多情的鸳鸯石灌注了神秘;

   飞翔的海鸥,总是喜欢前来为浪漫的珍珠湾增添韵味;

   情人路上,那“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的歌声自有海浪为之敲打拍子;

   不管是街头巷尾,滩边树下,还是海上渔排,都可以随意品尝到独具特色的美食。有诗人如此描写:“浪白沙柔客若痴,同分美食觅新词,茶楼大嚷煎烧妙,酒馆轻呼炒炖奇;海胆鲈鱼虾蟹壮,鲨肝石鳝蛤螺滋,咸腥味道生香惑,我欲跟厨把灶司。”

   清炖鱼肝的滑嫩,“鸡爪螺”的鲜甜,“将军帽”的健体,“海底坦克”的新奇……别以为“拈子叶”是植物,那可是美得让你不忍放箸的小鱼!

   深海,浅海,鱼虾,蟹鲎,无限诱惑……天上,人间,如诗,如画,百般情趣。是民间的力量,定格成天后宫,香烟缭绕间,一尊海神默默地守护在这里,慈祥的面容不分日夜地迎接耕海归来的渔子。

   即使清代爱新觉罗·长麟翻生,也无需修筑碉楼炮台,护卫这方土地;即使超强台风“黑格比”前来袭击,也只好空叹“撼山易,撼渔港难”。

   环境优美的国家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自主化依托项目——阳江核电站开工了。葛洲岛为之欢呼,飞鹅岭为之歌唱,这座“一流管理、一流进度、一流质量、一流效率”的核电工程将为渔港注入无比生机。

   “鹅岭飞歌,海港名牌生绩效;葛州起舞,东平妙笔著文章。”渔歌阵阵,仿佛听到了一首惊世骇俗的和谐发展史诗!

   南海边上的明珠哦,东平渔港,你真的好美!


作者:李代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